第五十二章 风起(下)[第2页/共3页]
行昭眼神落在那小方黑漆楠木绘着安然四方纹的方匣上,笑着说:“您且心安吧,皇后娘娘也体贴着呢。娘舅定能平安然安的,西北也能平安然安的。”
行景把搁在小案上,粉彩小碟儿装的小零嘴悄悄推到了行昭跟前,温声说:“固然事情看起来不太悲观,但你要这么想,天塌了另有男人们在顶着,阿妩你做甚么慌?”
“如果逼母亲去死呢?”行昭蓦地昂首,腔调很轻却带着咄咄逼人的语势:“如果要逼母亲和离呢?临安候是甚么样的人家,站在风口浪尖上,既想在皇家上讨着好,又不想落半分把柄在别人丁里头,如果当家夫人的娘家一落没,夫家就休弃,传在定都城里,贺家丢不起这个脸。以是只会挑选第一条...”
路走到一半,冲莲蓉叮咛道:“去给哥哥带个口信,八个字儿,‘胸有成竹,忍辱负重’。”
如果出息一片大好,方家的动乱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上头主子要得紧,上面的人天然更是忙得跟陀螺似的,不到一个时候,全都备安妥了。
大夫人勉强笑着点点头,又看坐鄙人方的宗子神情不大仇家,反而出言安抚行景:“行了行了,你也快归去吧,细心侯爷又要考你书。”
“母亲!母亲是明媒正娶娶返来的!”行景骇怪之余,总算另有一份明智,佝了身,朝行昭压了声音低吼,“父亲一贯是君子!”
莲玉带了些游移,从怀里头取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来递给行昭,口里边说:“孙妈妈到底是正院里派畴昔的,六女人常日里尊她重她,碰到隐蔽,却将她避得远远的——连熬药都是万姨娘身边的大丫环亲手做。这是她从打扫阁房的小丫环手里拿到的,非常奇特,便觉得会不会藏着甚么奥妙...”
貔貅鎏金瑞兽香炉里一缕烟雾冉冉上升,满室满盈着一股浓烈深重的檀香,只能听到更漏里的细沙梭梭向下的声音,这一室寂静让行昭内心慌极了,眯了眯眼想把事情重新到尾清算出一个眉目出来,却无从动手。不晓得事情的走向,又如何防患于已然,未雨绸缪呢!
行昭抿了抿唇,扯开一丝笑,仿佛是下定了决计说:“哥哥,我问你,如果父亲,如果父亲因为方家出事,而嫌弃了母亲,你会如何办...”
大夫人不置可否,在正堂里忙得团团转,又是让芸香去请二夫人,又是让人再称五十两银子,又是让人去备马备车。
行景撩袍回身,走到门口的时候顿了一顿,毕竟还是大步流星往外走去。
行昭摇点头,笑着说:“您去吧,要不要叫上二夫人?我在书斋里抄抄《心经》就好。”
林公公是凤仪殿的掌事内监,是方皇后的得用之人,这个时候授意来贺家,要不是来报喜,要不就是来安大夫人的心。
行昭心头一暖,点头笑了笑,想起来另一桩事儿,开口问:“贺行晓那边问出来个甚么花样没有?”
行昭赶紧起家下炕,趿了鞋子,扬声唤来两个丫环把地上的碎瓷和残汤冷茶给扫了,见行景还处在怅惘与大怒异化的神采下,悄声同他说:“固然现在看起来事不至此,我们都要做最坏的筹算和最好的筹办。”
这一晌午,阖府高低的氛围顿时严峻起来,连主子走在路上都是轻手重脚,再不敢大声说话儿。
行昭过来一看,顿时瞪圆了眼睛,手上不由自主地一抖,纸张便随之收回了软绵轻微的响声。
大夫人目光里有欣喜有放心有豁然,见行景渐行渐远,便转头朝行昭说话:“...我要去定国寺上香祈福,阿妩你也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