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嫡策》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两百八八章 大奠(上)[第3页/共3页]

定都城门一关,端王府不发话疗摄生息,没有人再敢乱窜。

毕竟另有退路。

也有几位眼界灵,脑袋转得快的,跟着史统领走了条不归路,两个头儿撞了南墙出师未捷身先死,下头人没这个需求在一条死路上一起疾走——拿步兵去力撼轻骑,无异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也好,把定京反叛的大老爷们放到江南去,看两班人马斗,谁输谁赢。谁死谁生,我们都是渔翁。等他们搅和浑了,我们再动手也好。”

“宫里头…老六筹办如何办?”

宫里头要筹办大奠的礼数,虽是瞒得死死的,可在六皇子默许之下,仍旧模糊约约放出了些许风声来,定都城里的勋贵们不敢问,亦不太敢多开腔,恐怕触到逆鳞。

是啊。

第二日内庭就传出诏令来,“十四万兵马,仍承陈显其旧志背叛者定斩不饶,罪及九族,归降者念其迷途知返,极刑可免。”

六皇子平复下来点点头,将谕令紧跟着就放下去了。

行昭也跟着欢宜叹了叹,脑筋里乱得很,兀地想起甚么来,问她,“明儿个长嫂乘船回京,你要同我一道去接她吗?”

照六皇子的意义全都发配边陲,辽东发点儿兵马,西北再发配点儿,再不然东南也发配点儿,大周边境如许大,难不成还能被这么点人给憋死?

行昭笑起来,乐得安逸,问她,“表哥让你如何办?”

欢宜脸都快僵了,减轻了语气,“关头是公公也连连称是,直说这是个好主张…”

就算闻声了风声,但宫里头还未传出正式的讣告出来,谁也不敢乱动——哪一次王朝更迭不是血流成河?没那金刚钻就甭揽那瓷器活,家里头没那底气就别乱蹦跶。

照这体例养了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潇娘来,这活生生地是想将小阿谨也照如许养下去,让小阿谨固执起来吗?

是在问天子的讣告甚么时候发吧?

东风将来。只因有高山耸峙,挡风截水——六皇子未曾健忘占有骊山以外已无首级的那十四万原任九城营卫司营卫们,现任乱臣贼子们。

那就干脆转头吧,疆场上另有不杀俘虏的规定呢,上头人让如何做,下头人是受了号令和威胁,算起罪业来,不算小可也不算大,毕竟如许多条命,他们才不信新皇上位之时不会以仁德宽和治天下,反而大开杀戒…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