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嫡策》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章 堂会(中)[第1页/共3页]

按尊卑辈分落座,应邑长公主理应坐在上首,她却硬拉着贺太夫人并排落座,笑说:“您是和母后一辈儿的人,辈分重着呢,应邑可不敢不尊敬!”

那侍女摇点头,又想了想说:“方才应邑长公主来歇了会儿,没多久,就往外走了。”

家夫人、奶奶们才顺次坐下了,未出嫁的女人们围着自家长辈坐,丫环们上茶来。

“欢欢乐爱好过年,这出戏哭哭啼啼的,有些寄意太不好了。要不换出武戏来?敲敲打打的,锣鼓喧天,我这老太婆就喜好热烈些。”贺太夫人啜了口清茶,放下了天青碧甜釉瓷茶盅,笑盈盈地和应邑打着筹议。

太夫人瞧了眼正襟端坐鄙人首的三夫人何氏,笑着说:“点出《梨花演义》、再点出《训子》,《梨花演义》叫女儿家们学学豪气和朴重。《训子》嘛,孝悌和尊敬大师都得好好学。长公主,您看可好?”

第一出唱的是《梨花演义》,柳文怜演的配角儿芳娘,穿戴一身桃杏色戏服,眉眼勾得弯弯的,眼波百转千回,就似那碧湖青波,一唱一打之间,带出无尽风骚,惹人入胜。

内堂里带了小娘子来的夫人们,不由面面相觑,又不敢直言,只好将眼神落在了贺太夫人身上。在有未出阁娘子的场合,商定俗成,这些折子都是不乐意点的,就怕带坏了涉世未深的女儿家。

行昭本也乐意看戏,戏中人生,唱念做打,倒比实际来得更真。

行昭风俗性地在往东侧一瞥,应邑已经不在位子上了!不由大惊,忙推身边的行明,抬高声音问:“应邑长公主这就走了?”

三夫人接过戏单边递给了应邑长公主,边笑着解释:“就劳烦您点第一折戏罢。娘亲身点的鸿云社来唱戏,说是鸿运社新捧了个名角,叫甚么柳甚么来着...”

行昭轻啜了茶,眼神落在应邑身上,见她神情专注看着戏台,一颦一笑皆随情节而变。

茶是上好的雨前龙井,甫入口是清洌,再品是回甘,行昭悄悄眯了眼,宿世的影象就如走马灯似的闪现,现在再回想,显得有些昏黄与迷离。

书名由《贺家行昭》改成《嫡策》,感谢亲们的支撑!

班主大声唱了个喏,便回了戏台后的配房,不一会儿,便有几个伶人拿着铜锣,唢呐,古琴,花鼓出了来,戏台后的背景也撤换了个浅棕色榆木雕五子落第花腔的屏风来。

将穿过圆门,地上极滑,主仆二人扶着圆柱渐渐走,俄然闻声有一带着较着压抑,却仍旧锋利的女声:“阿琰,那病痨鬼拖了我十年,我念了你十年,你却连一个承诺也不肯给我?”

行昭沉开口气,冲行明点点头,又起了身凑在太夫人耳边轻声说道:“祖母,阿妩想出恭…”

行昭转了身,握着莲玉的手,慎重出言:“我必须去,不是调皮,不是率性,不去…我心难安。”

三夫人就着明锦丝帕笑,忙点着头,又和堂里的夫人奶奶们笑着说:“对对对!还是二嫂晓得行情!我在湖广这么三年啊,听的是川剧,看的是变脸,京戏是个甚么味儿,也就只能在梦里品上一品了。昨儿个我馋冰糖肘子不可,托人去老秦记买,谁晓得老秦记早关门大吉了!”

再展开眼,恰好是第二场开锣,芳娘代父参军,已换了一身铁甲头盔,豪气逼人,后执红缨枪,前策千里马,决胜于疆场之巅,花鼓打得短促而短促。

应邑面庞一红,仿若被戳穿了苦衷,粉饰般又翻了翻戏单,嘴里边念着:“《巾帼豪杰传》、《梨花演义》、《训子》,都是柳文怜的好戏,太夫人您看点哪出好?”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