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穿越明朝遇洪武[第1页/共4页]
高王将手中折扇合上,捋了捋思路,说道:“想那隋炀帝未即位时,曾任江都(扬州古名)总管,他深知南北文明差别很大,南边经济发财却和北方物质运送本钱太高,且每年的赋税,粮食运送不便,故此才大兴国力修建了南北大运河。要说隋炀帝错就错在了急功近利,此大运河应徐而图之,不该操之过急。”
曲曲远山飞青色,
百国番邦拜圣明。
那长平驸马听了,从怀中取出一张宣纸翻开,只见上面画着三女一男四人。他看着画像说道:“高王这四个梦中人,这男人长得肥头大耳,我们临时不提。且看着甲女,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更可贵是看似热忱似火,而这眼神中却有三分冷意;而这乙女边幅一点不输于甲女,边幅狐媚冰冷,这眼神却又如烈焰一样,更可贵的是这眉间一颗红豆痣,要让多少男人相思至死;而这丙女风韵过人,有如杨贵妃活着,却又精纯怜人,好似月宫嫦娥普通。”
朱元璋看着宣纸,不由暗挑大拇指,这娃娃如此年纪,就写的一手好字,即便不是天使,也绝对不是平常孩子,他看着宣纸上的答案,感觉本身胜券在握,刚要开首说话,但是看这岑岭自傲满满的神采,心道:不对,然后细心咀嚼着宣纸上这几句话。
朱元璋虽是奇特,还是让寺人拿来文房四宝,只见岑岭拿起羊毫,饱吸墨汁,在那宣纸之上,写了几个字,让寺人呈到朱元璋面前。
“臣遵旨。”贝林听了是有喜有悲,喜的是天子不会杀本身了,悲的是今后再也睡不了懒觉了。
预知巡幸詹天表,
朱元璋双目暴睁,嘲笑道:“你如果答对了,朕包管不杀你,并且还认你这天之使者,封你为王。不过你若答错了,我让你现在就人头落地。”朱元璋心道,你这娃娃,你答复杀,我就说不杀;你答复不杀,我就说杀。如何你都是错,本日你定难逃一死。
那岑岭淡然一笑说道:“皇上,我如果答对了呢?”
只见那娃娃说道:“君无戏言,还请皇上赐我纸笔。”
“哦,是哪五颗星来临凡尘?”那朱元璋猎奇的问道。
高王羞怯的笑道:“建平公主意笑了,这等女子就是十万,百万,也不及我那梦中人一根手指。”
那锦衣卫批示使毛骧听了,刚要遵旨领命。中间一人站了出来,恰是那太子朱标,他跪在地上高呼:“皇上不成,此孩童从天而降,应是天之使者,皇上问都不问就直接杀掉,恐怕天神起火,降灾于我大明国。还请皇上三思呀。”
真是无巧不成书,前面跟从着朝鲜(此时高句丽已改朝鲜,李成桂被封王,成为大明从属国)的金大使,他看着地上画像不由“咦”了一声,仓猝捡起来叠好,揣在怀里。
不一会,那李公公领着一六七岁的孩童走进了大殿,朱元璋凤眼微眯,细心打量着这小童,只见此小童已经换上一身小寺人的衣服,他风韵俊朗,面粉似玉琢,目明口阔,鼻通如吊颈。这娃娃走到殿下,并不膜拜,环顾了四周世人,然后昂首瞻仰朱元璋,微浅笑着,仿佛再等着朱元璋的疑问。
朱元璋闻听,暗自测度了一会,他拍案而起,痛斥贝林道:“既然你昨日就观察天象,为何本日早朝未曾奏报。你这但是欺君大罪。”
现在,在那五亭桥上,四名锦衣卫力士手持五伞盖,两名力士手持四团扇。只见一白叟头戴十二瓣金翼龙善冠,身着玄色绛纱龙袍,那龙袍双肩秀日月,前盘一条圆龙,后背两条方龙,衣边九九八十一道龙纹,领子有五十九道龙纹。腰间九纹龙的玉带,脚下一双玄色薄皮靴。细心数来,这一身龙袍上龙就有一百九十二条,可见当时的丝织工艺有多高超。此人长脸细眉,身材也不高大,他的五官边幅算不上都雅,但是这端倪之间却模糊含着龙威,此人就是千古一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