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道德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2章[第1页/共3页]

《古之善为道章》第六十五

臣真述曰:此章欲明三宝之要,先举我大之文。夫大者,道之体也。下士不知故谓,似不肖,此欲其人君深详三宝之义,保而持之,故先开用舍之端,以明慈俭之德也。夫言“慈故能勇”者,谓以一人之慈,而得天下之死力,非能勇而何!夫言“俭故能广”者,谓以一人之俭啬,而得天下之富有,非能广而何!是以三皇用之,以克九黎;五帝用之,而去四凶;汤武用之,而以兵胜天下;成康文景用之,而科罚皆措;及其桀纣舍之而国灭,幽厉舍之而身亡,秦嬴舍之而二代夷戮,项藉舍之而五体割分,汉武舍之而天下减半,曹公舍之而吴蜀鼎立,故曰: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夫言舍其慈者,谓去慈爱于人,人无死力之报,乃以一人之胆烈,欲得天下之仇雠,安可施其英勇哉!夫言舍其俭者,谓不知爱啬,厚其剥削,奢其宫室,加其师旅财谷皆空,君孰与足?又经曰:“后其身而身先。”又云:“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贤人常不敢为天下先,而终为天下先矣!故自黄帝至于文景用之之效也如彼,自桀纣至于曹公舍之之验也如此,故曰:“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臣真述曰:夫体道之君,皆处有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奚武之所尚哉!又善战者不败,必以澹泊为上。既日胜而不美,犹以哀思丧礼而处之,何怒之有哉!又圣君德合六合,天然无争,故曰:“善胜敌者不争。”夫王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故用辅弼之臣则比之股肱心膂,用将帅之臣则跪而受钺、行而推毂,此必先得其心,后用其力者也,故曰:“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不争之德,能够配天立极,故曰:古之极也。

臣真述曰:贤人以是宝此道者,以其可保养天下之人也。夫天下之人,善者少,不善者多。其可尽弃之耶!是以,贤人立天子、置三公、务戢兵戈、不消科罚,美其言、尊其行,冀其迁善、理而化之,故为天下贵。何拱璧驷马,而欲较其好坏哉!

《江海以是能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臣真述曰:此章极言王者常以谦下为德也,岂以兵革强力,而求胜负于其间哉!夫大国小国之交、人事兼畜之义,考其道理,难道各务其所欲耶!夫各求其所欲,必则大者宜为下,明矣!凡谦虚之道,皆损上益下,其用在上,不鄙人也。故《易》曰:“以贵轻贱,大得民也。”其是之谓乎!

《善为士者不武章》第六十八

《大国者下贱章》第六十一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臣真述曰:霸道之君,端拱垂衣而始,故曰:为有为也。偃武不争,故曰:事无事也。含道有神,故曰味有趣也。夫万国之心、兆人之性,冬寒夏雨,另有咨嗟。王者之心,岂限大小,宁论多少,皆当绥之,俾无怨咎,故曰:抱怨以德。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者,言人君如有所慢易,则必有祸难之事生于其间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者,言人君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也。是以,贤人防微乃至于着、积小以成其大,若于已着已大而后为之,则不及已,故曰: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若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该当然矣!又简易之道,则易从也;慢易之失,则难生也。是以,贤人犹难之者,重慎之至,然后能于万事万机竟无所难。故曰:终无难。

臣真述曰:此章全言成败在人,始终有道。贤人以此不敢妄动,以求速成者也,是以,居安思危,故曰:易持也。天赋不违,故曰:易谋也。忽有奸宄作难,必当乘其危脆之初,破之必易;接其纤细之始,散之无难,故曰:“为之于未有,理之于未乱。”此皆以先见先觉、未萌未兆之前,欲早为之,恐其滋蔓即难图也。又大树生于纤毫,高台起于覆篑,远行发于自迩,此三者,皆明积小乃至大,由近以及其远,若循涯而俟之,则必至之期也;若过分而求之,则欲速之累也。故师旅之事,不成为;为者,必当自败也。兵戈之器,不成执;执者,必当自失也。是以,贤人无所为、无所执,故无以败、无以失明矣。又人间之人皆处置多疑、临途好径,行师守国,多于垂成而自败之。此皆是失其本末、迷于始终者也,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露。是以,贤人欲人之所不欲,故曰:不贵可贵之货。学人之所不学,故曰:复世人之所过。盖欲帮助万物,使自但是成熟之,终亦不敢专擅独见有所云为者也。故曰:以辅万物之自但是不敢为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