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页/共3页]
《为学日趋章》第四十八
《以政治国章》第五十七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臣真述曰:动出为生,休入为死,十有三者,所谓四关之与九窍也。夫四关者,性命之源流;九窍者,嗜欲之流派。源流则动静存其节,流派则启闭有当时;顺之以是长生,逆之所乃至死。又存生者莫过于养,养过者复伤其生,故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善摄生者,谓圣贤也。伏以道君谦不自言,故曰:盖闻也。夫贤人之道,利而不害,物岂能伤,故虽之原陆,亦不畋猎而求遇虎兕以杀之;虽入军中,亦不被带甲兵而求杀其敌。是以终无角爪锋刃之患者,以其能和光同尘,保养元气,存绵绵之道,得生生之理。故曰:“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又季世用兵,置之死欲求不死其可得乎!
臣真述曰:为学者,谓传习前王礼法,政令滋章,故曰:日趋也。为道者,谓善闭七门,克持三宝,故曰:日损也。夫天之道,损不足补不敷,故曰:损之。贤人之道,损不足奉天下,故曰:又损之。能用此道,天然乃至于有为矣!夫贤人少思寡欲、偃武修文,天然无所云为也。又天下之利,知无不为,故曰:而无不为也。又圣报酬君,常有为无事,以百姓心为心,乃能够取天下之心也。及其有事也,则以赋税夺人之货财;及其有为也,则以兵戈害人之性命。夫如是,则亲离众叛、国灭人危,何能够取天下之心哉?故曰:“不敷以取天下。”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臣真述曰:夫干道无情而生,坤德无情而畜,是以物得流形,势得化成。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尊德贵皆天然受天之爵禄也。其孰能有封建者乎,因而贵爵则而象之!言王者,当宜生畜长育成熟养覆万物而不失,当时仍不有其功、不恃其力,绝其宰割、息其斗争。夫如是,乃可谓合天之德也。故曰:玄德。
臣真述曰:善建者,谓创业之主,以德升闻,故一立而不成拔也。善抱者,谓继体之君,以仁守位,故一持而不成脱也。此一章盖明其全用修德行仁,以传万祀之福,都不在历数时运、兵戈强力以取之也。故经曰:“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敷以取天下。”又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且自古天皇以降,至于五帝子孙,秉承其位者,多至数万年,少亦数千岁,暨于三代,虽有辟王伤之,犹得八九百年,然后分崩离析,以丧其国。由是而言,岂有历数时运、兵戈强力者耶!必不然矣!又文王之《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又曰:“文天孙子,本支百世。”故经曰:“吾何故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岂不谓然乎!
臣真述曰:此言德厚之君,必精全气和,有如赤子之状;无机无虑,自诚而明,是以物莫能害。夫毒虫、猛兽、攫鸟者,喻凶暴贼害之人,言凶暴之徒虽有猛锐鸩毒之气,终亦不能伤于德厚之君也。又引号而不嘎,和之至者;夫五常毕傋,谓之和。故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又生生滋益,乃谓之祥。言君人者,当宜日自损戒其身心,必令荏弱慈哀,不能负气任力,故为强梁。《传》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明其负气者不成久也。又强者为壮,壮者则老。师老为曲,义亦在兹。故戒之早止,令勿复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