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带着名将混三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治世之策[第2页/共3页]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李儒眼中神光跳动,他听出了何咸这番话里的滑头。

只不过,比拟起董卓,他多了千年的经历和眼界。很多东西他就算不能预感,也能触类旁通,胜利率就更大了一些罢了。

“不错,就是如许。”看着董卓那一脸听不懂,感受将近生无可恋的模样,何咸干脆口语直说:“士大夫会以传统、祖制、前朝常例故事来针对我们,那我们天然要以他们死守的东西来反击。只要我们的主线政策不摆荡,那在此期间找出玩儿这些玩得很溜的士大夫,让他们相互攻讦,董公天然可稳坐垂钓台,隔岸观火……”

何咸这些话,说到底还是须生常谈。不过,人间之事也大多如此,越是须生常谈的题目,也越是极难完成的大事儿。

“地主薄这也是福灵心至,一语中的,可谓良才。”李儒也笑盈盈地夸奖了起来。可惜的是,常日李儒阴冷惯了,这一夸奖反而令田仪又多了几个颤抖。

“很溜?”别说董卓,就是李儒也不成能一时听懂何咸如许的描述词。幸亏,董卓还是大抵上听懂了何咸的意义,不由更加眉飞色舞:“悉文啊,你可真是老夫的及时雨……”

特别李儒,听闻何咸这番打算乃至还举一反三,开端试着同何咸会商道:“悉文,你这治世之道的确独辟门路。然董公毕竟边塞武人,不得朝臣之心,若想达成如此盛景,必定举步维艰。特别此举可谓为天下先,冒然行之必定凶恶更甚。不知此事悉文可有见教?”

“以后,董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然才可贯彻治世之策。”何咸歪着头想了想,将本身宿世看到封建王朝治世看法的变迁,寻摸着冰山一角出来道:“董公若想为周公、伊尹,需求先收天下人望。而汉室祸乱至今,百姓最困苦、盼之久矣的便是地步。”

既然汗青必定要向着阿谁风雅向进步,那何咸天然不介怀让董卓去第一个吃螃蟹。如许,就算董卓失利了,他起码也有了经验,也撬动了这铁硬期间的一角,便利他接着走下去。

何咸看着缓缓走来的董卓,这时心中再无惊惧心机,反而感觉这个尚未犯命令人发指罪过的魔王另有些敬爱。

一个农夫,只要有了地盘,那他就是有产阶层,除非被逼到家破人亡的境地,不然是底子不成能造反的。孟子说的‘有恒产则有恒心’,便是这个意义。

“董公若想收人望民气,之前要做甚么模样工程都无所谓,但编户齐民、度田均给倒是必必要落实的。此举不但可崩溃豪强士族权势,亦是统御安抚百姓的前提。”

但话又说返来,何咸这些设法也不是在忽悠董卓。因为,倘如有一天他成了一方诸侯,也会照着如许的门路走下去。

何咸又一次笑了,不是他得瑟,而是这个题目实在就是个伪命题:“李郎中,人间万事都知易行难,部属这治世之策,也不过为董公多供应了一条门路罢了。此中过程的各种,远不是我们在此闭门造车能推算出来的,而是要扎踏实实做出来的。”

“若董公部下连户籍田亩这两件事都贯彻不下去,不知民地点,不知其环境,那安抚教养便为一纸空文。国之不国,全养肥了那些跟董公争权拆台的世族豪强。”

“编户齐民、度田均给以后,董公便为万民之首,天下归心。以后鼎新税赋、轻徭薄役方能顺理成章,今后但有题目,皆可应时而对。总之,待天下晏然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