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带着名将混三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第2页/共3页]

说到这里,何咸为加深本身论点的压服力,还举出了当年前汉的例子:“高祖龙兴以后,吕后当权,反叛朝政。当年朝政排挤酷烈非常,吕氏擅权独大,群臣恨不得生啖其肉,比之现在混乱百倍。然成果呢?天下还是承平,王朝稳如泰山。”

“你信口雌黄、数典忘宗,戋戋一个品秩六百石的佐军司马,南阳屠户之子,竟然妄议朝政……啊!”

乃至,就连全部汉朝目前最高的掌权者,动动嘴皮子便可变更十万雄师的董卓,亦然不敢打断何咸,只能抬高了声音暴躁地怒斥一旁的田仪:“还傻愣着干甚么!悉文这些话老夫固然听不懂,但文优的反应老夫倒是能看懂的。你还不速速记录下来?记着,要一字不差!”

一旁的李儒看着刘艾那混样,亦然不由点头。但是,他当初劝董卓任刘艾为长史,就是想让董卓有个靠近士人和宗亲的表态罢了。

“当然是在嘲弄你!”目睹何咸就要说出治世的良策,却被这么一个蠢货搅乱,李儒这平时都信奉静可积威的策士,也不由想杀人:“天下百姓千千万,又杀之不断。可你若获咎尽了这些人,只需一人揭竿而起,百姓当即景从,届时面对千千万百姓,你有几把刀够杀的?”

“不错,合法如此。”心中哀叹一声,见李儒实在不好忽悠,何咸也只能拿出点干货道:“司空乃边塞武人出身,现在朝堂民风早就刚强不化,司空不管如何俯身靠近士人,这些士民气底也是难以至心效命的。而全部王朝的基石又是百姓民气,董公何不去繁入简、直抵核心?”

“恰是如此!”这将领见何咸服软,不由大乐。可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后,又不由指着何咸的鼻子痛骂道:“不对,你小子是在嘲笑我?”

可后代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里对吕雉的评价还是挺高的。司马老先生的原话是: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本来那些一句话便能够令别人头落地的掌权者,却只能用或无知、或迷惑、或崇拜的眼神望着他,谨慎翼翼地听着他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恐怕遗漏只言片语。

“那悉文,话已至此,治世之策总该说了吧?”诸位上董卓摆摆手,有些腻烦这中间一大段烦人的插曲,竟直接走下主位,和颜悦色地向何咸问道。

司空府大堂里的氛围,俄然变得非常奇特。

更何况,一个戋戋弱冠之年的人,胸中便由此韬略观点,也绝非常人――这些,才是李儒窜改了对何咸观点的底子启事。

他以为,何咸这条通衢不管是否精确。但对于董卓来讲,有一条新路能够走,却绝对是一件功德儿。

“何咸,你好狗胆!”听闻何咸竟捧出了吕雉的例子,身为汉室宗亲的刘艾又忍不住了,盛吼怒道:“吕后目无祖制、牝鸡司晨,为天理所不容。若非厥后朝堂重归正统,岂能有汉室三百余年基业?”

“先贤亚圣孟子便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句微言大义,深得教养统御精要。一个良序安宁的王朝,必定君民相洽,如鱼得水。而中间卖力保持全部朝政运转的阶层,非论寺人、外戚抑或士大夫,皆不过相同和谐二者的媒介。”

可惜的是,李儒不是茹素的,听了何咸大量阐述了天子、朝堂和百姓的干系后,他便明白了何咸的企图。对于何咸这等谨慎眼儿,忍不住苦笑起来:“悉文之意,是要劝司空俯身靠近百姓,打压朝堂公卿、朱门世族吧?”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