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安史之乱(四)[第1页/共2页]
安禄山起兵背叛后,唐玄宗因为安思顺先已奏报,以是不加问罪。
丙辰(初三),安思顺和他的弟弟太仆卿安元贞都是以事被正法。家人被放逐到岭南。
玄宗任命吴王李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
李萼住到馆舍后,又给颜真卿写信,指出:“清河郡离开叛军,归顺朝廷,奉献粮食、布帛和兵器帮忙官军,您不但回绝接管,并且还心存疑问。我归去复命以后,清河郡不能伶仃存在,必然要有所依托,如果投向叛军,就会成为您西面的劲敌,到当时您能不悔怨吗?”
张巡先派一千人登上城墙保卫,本身另率一千人,分为数小队,翻开城门,俄然冲出。张巡身先士卒,直冲叛军阵中,叛甲士马惶恐遁藏,然后退去。
杨国忠故意相帮,却无能为力,眼看着安思顺冤死,颠末此事,杨国忠认识到本身在朝廷不是说一不二的,开端害怕哥舒翰。
第二天,叛军又集兵来攻城,环城架设了石炮,向城头发射,城楼和矮墙都被摧毁。
先前谯郡太守杨万石献城投降了安禄山,又逼着让真源县令河东人张巡为他的长史,向西去驱逐叛军。
贾贲先到了雍丘,那边只要二千多兵士。
开初,户部尚书安思顺得知安禄山要谋反,借入朝之机向玄宗奏报了此事。
戊辰(十五日),吴王李祗击退了叛军将领谢元同,玄宗任命他为陈留太守、河南节度使。
哥舒翰拿着安思顺通匪的手札,别的又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罪行,要求唐玄宗杀了他。
叛军不能霸占雍丘,只好退兵。张巡乘胜追击,俘虏胡兵二千多人而回,军势大振。
城中的兵士见到来势汹汹的叛军内心非常惊骇,没有了死守城池的心。
李萼说:“清河郡派我来向您借兵,并不是兵力不敷而借您的兵去与叛军血战,只是想借此看一下您这位贤明之士的雅量。现在看您的意义还没有下定决计,我如何敢莽撞地说出下一步的打算呢!”
夜晚,张巡命人从城头用绳索把兵士放下,夜袭敌营,共守城六十余天,大小三百余战,张巡连用饭时也不解甲胄,负伤后还持续作战。
张巡对他们说:“叛军兵强马壮,有轻我之心。我们如果出其不料俄然攻击,叛军必然会因惶恐而溃败。叛军攻城受挫,我们便能够死守。”
当初,有个清河人李萼,二十多岁,代表清河郡人来向颜真卿借兵,对颜真卿说:“您大义凛然,起首号令大师来抵挡叛军,河北地区的郡县都把您看作是国度的长城。现在清河是您西面的邻郡,国度平常把江、淮以及河南地区的款项布帛都积聚于那边以供赡北方的军队,被人们称为‘天下北堆栈’。现在那边有布三百余万匹,帛八十余万匹,钱三十余万缗,粮三十余万斛。畴昔征讨突厥默啜可汗时,把兵器都储藏在清河郡的武库中,现在另有五十余万件。清河郡有户数七万,人丁十余万。我计算它的财物足能够抵得上三个平原郡,兵马足能够抵得上两个平原郡。您如果真能够借兵给清河郡,并节制这一地区,以平原、清河二郡作为核心力量,那么四周的其他州郡就会如人体的四肢一样,服从您的批示。”
哥舒翰夙来与安思顺有冲突,因而就用心捏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让人假装送信,然后在潼关城门口抓住送信的人,献给朝廷。
郭子仪回到朔方,增加了精兵强将。戊午(初五),率军打击伐州。
张巡又在城上架立木栅抵抗叛军的打击。叛军簇拥登城,张巡教兵士扎起蒿草灌入油脂,然后燃烧投向仇敌,使叛军不能登城。又乘叛军出缝隙,出兵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