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剿匪生涯[第2页/共4页]
张作霖特地亲身到黑山把杜泮林接到新民府,并把他引见给省会大员殷鸿寿,以证明白实是省里招安,并非假造。又在新民街上,为杜泮林另设接待处,请杜泮林在接待处稍事歇息,候杜立三来到以后,一同晋升。秀才杜泮林是诚恳人,不知是计,就给杜立三写了一封亲笔信,言辞诚心,豪情竭诚。有“游侠非毕生之事,梁山岂久居之区;一经招安,不但出人头地,亦且耀祖荣家”等语。
新上任的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调派知县殷鸿寿到新民府,帮手张作霖剿除杜立三,这位杜立三顿时工夫了得,能使双枪。弹无虚发,城池坚毅,关卡林立,防备极严。如象之前那样强攻,只会丧失惨痛。张作霖派人到辽中县奉上一封贺信,庆祝杜立三被奉天省招安,当上了大官,官位比张作霖还高。让杜立三速到新民府来面谒省里的招安大员,以便到奉天向徐世昌总督称谢。杜立三有所发觉。不敢冒然行动。同他母亲和兄弟筹议。他们也以为到新民风险很大,凶多吉少,都不主张他去。
洮南一带是广漠无垠的大草原,是蒙匪活动的按照地。他们熟谙地形,体味民情,精于骑射,出没无常。他们行迹无定,多用奇袭,打了就跑,渺无踪迹。此中,有几股大的蒙匪,如白音大赉、牙仟、陶克陶胡等,都扰害边陲,至数年之久,此剿彼窜,滋蔓难除,国度视为巨寇。
这些巨寇不除,国度不得稳定,百姓不得安宁。张作霖当此重担,开端并不顺利,吃了一些败仗。厥后,他采取了强攻和智取两手战略,派人打入蒙匪内部,获得谍报,而逐步窜改了劣局。1909年,徐世昌看到张作霖的兵力不敷,便给他扩编,加强他的气力。把5个营扩编为7个营,又将驻扎在洮南的孙烈臣部划归张作霖部。如许张作霖的军队增至3500人,成为东北的一支劲旅。
成了官军的张作霖对为坏处所的胡匪非常悔恨,死力剿杀。在他的比年痛剿下,辽西的小股胡匪或被招安,或被剿除。此次伏击张作霖的恰是翅膀千余的大股悍匪田玉本,那些长毛子是被田玉本收留的流窜E国逃兵,很快张作霖部下别的四个营的兵力赶到,击毙田玉本,其部下翅膀作鸟兽散,四周备受匪贼骚扰的百姓纷繁鼓掌喝采。
1908年,徐世昌把剿匪得力的张作霖调到辽宁西北部的通辽、洮南一带,去剿除被沙俄拉拢的蒙古叛匪。洮南一带系枯燥的草原,草有一二尺高,一望无边。夏季蚊虫甚多,大者如蜜蜂,叮人很短长。虽在夏天,都得用棉花把头包上,不然寸步难行。狼群更多,一群就是十几条。当时队里的通信职员常常被狼吃掉,剩上马跑返来……蒙古军队都是一小我乘两匹马,骑一匹,备一匹,力量足,跑得也快。以上各种,都是蒙军优于汉军的处所,以是张作霖剿灭蒙匪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杜立三本来疑信参半,踌躇不定。俄然获得他夙来钦慕的族叔的亲笔信,便疑念顿消,决定前去。因而,他在1907年6月6日仅率13人,作为随身保护,由宋庆濂带领,奔向新民府,接管封官去了。他那里晓得此去是有去无回了。张作霖为了不出不测,事前做了周到安插。杜立三单身赴会,非常警戒。在晋见委员殷鸿寿时,他坐在背靠墙壁面对诸人的位置,同时两手插入兜内,握住枪柄,察看动静,以应突变。说话结束,殷大声喊道:“送客!”杜起家告别,殷送至里屋门口,杜回身请殷留步时,顷刻间,突被汤玉麟等几个壮汉按倒,下了双枪,死死捆住。事不宜迟,当晚就把杜立三在新民府西门外枪决了。实在,在这之前,张作霖早已派张景惠率大队人马,绕道台安八角台,做好进击杜立三老巢的筹办。得到处决杜立三的动静后,张景惠等敏捷反击杜立三的老巢。群龙无首,他的老巢辽中县青麻坎,被一举端掉。撤除了杜立三,打扫了一大害,辽西匪患遂绝,民气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