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郡主进京[第2页/共3页]
见郡主大步行来,两位少卿忍住心下腹诽,赶紧上前见了礼。
太子空有满腹算计,大事却没做好几件,朝臣自有很多不满。背面三个弟弟各自培植权势,也不甘心被一个不仁的兄好到处压抑着,以是先帝期间夺嫡之争极其狠恶。
而原本身为二皇子岳父的林大人蹭一下水涨船高,变成了林国丈,如何能不明白先帝此举的深意?此时朝中民气惶惑,二皇子已成不了气候。一边是身为皇子妃的大女儿,一边是已入主中宫母范天下的二女儿。面前摆着两条路,林国丈却底子不需求选。
觉出文宣帝较着的不亲热,重润郡主也不介怀,反倒坐到皇后身边亲亲热热挽上皇后的手,娇娇喊了声“姨母”。
这是文宣帝效仿了大兴朝早前某次夺嫡风云隐下后,那位老祖宗采取的手腕――掌兵藩王调至西北,纵有剽悍之兵也无养兵之财力,得靠着国库给钱才气养得起兵,还能为大兴戍守西北边陲;而朝堂之上带兵多年的老将自请致仕后,便让其富养东南,即使军中声望再高,卸去兵权后也敌不过光阴消磨。
想起一母同胞的姐姐自从跟着裕亲王去了虔城没几年,就早早去了,她们姐妹二人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皇后忍不住湿了眼,拍拍重润郡主的手叹了口气。
皇后深深看她一眼,笑容暖和应了声。
那腰间系着的长鞭以赤金作柄,更是晃眼。腕上绑着一串金铃,上头还另系着小小一只墨玉马哨。再看郡主容色,其长眉锋利眉尾上挑,像入鞘的短匕锋芒内敛,出鞘便能立时伤人似的;眸光亮亮似星光灿烂。
皇后不爱说话,只当真听侧重润说在虔城长大的事,又听她讲这一起上京来碰到的趣事。承熹坐在一旁静声含笑,间或重润郡主问她甚么的时候才应对两声,也不掺合出来。
文宣帝和裕亲王同为皇子,求的倒是一家令媛,这于朝政来讲本是极其不当的。
唯有当时还是五皇子的文宣帝年纪最小,母家不显,做事儿又迂,远比不上几个兄长机明,朝堂之上无人看好,他天然没敢起这心机。
曾经跟过先帝、现在的两朝老臣们却心底透亮:夺嫡风云初起之时,林家早早地就把长女嫁给了二皇子结成姻亲,便已是站好了位。
先帝临终前这么一指婚,大要看是胡涂,实际倒是硬生生把本来支撑二皇子的林家扯到了文宣帝身后,减弱了二皇子的权势。即便在他驾崩后,二皇子若想反叛也得衡量衡量本身的本领。
重润郡主自小长在江南,确切对这都城有很多猎奇。方才过了年,便带着侍从一起从东南而来,行过荒山走过水路,却涓滴不觉山遥水远筋疲力竭,这千山万水各有其新奇。
本章残剩内容在【作者有话说】部分。
三月初草长莺飞,重润郡主到了都城。裕亲王在给文宣帝的私信中以都城人杰地灵,女儿慕名前来的名义让圣上准予重润郡主入京,这虽是个幌子,倒也是真相。
文宣帝只略略认了个脸熟,听重润喊了声“叔父”,点头应下赏了两样见面礼,这便拜别了。一来重润是小辈,二来又是女眷,三来文宣帝即位之时,裕亲王心有不甘还折腾过两日。以上各种合在一块儿,文宣帝便早早分开,只留下重润郡主和皇后及公主说话。
先前本觉得郡主自江南而来,天然是那种弱柳扶风我见犹怜的大师闺秀。可现在人到了跟前再看看,郡主英姿飒爽器宇轩昂,比本身堂堂八尺男儿更显豪气。两位少卿冷静吐槽:这哪儿是出身江南的女人,这清楚是从漠北来的儿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