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战胜[第3页/共3页]
便只留下重润郡主和皇后及公主说话。
文宣帝又把仍不断念、却被剥了兵权的二哥封作裕亲王,放在东南富庶之地,江南那处所民风和煦,久而久之消磨戾气。京中老太妃经心奉侍宫中,裕亲王便再有不轨之心,也没有兵力,何况他母妃留在京中,做甚么事之前都得衡量衡量。
说到这儿倒有个趣事,重润郡主的父亲裕亲王是文宣帝的二哥,而她早逝的母亲裕亲王妃倒是皇后娘娘的远亲姐姐。故而文宣帝既是重润的叔父,也是她的姨丈。
两位少卿冷静偏了眼,都城的大师闺秀大多穿着宽松,倒少有穿窄腰紧袖这么窈窕的……
本日更新内容在上一章,本文独家首发于晋城,请支撑正版。
先前本觉得郡主自江南而来,天然是那种弱柳扶风我见犹怜的大师闺秀。可现在人到了跟前再看看,郡主英姿飒爽器宇轩昂,比本身堂堂八尺男儿更显豪气,两位少卿冷静吐槽:这哪儿是出身江南的女人,这清楚是从漠北来的儿郎吧!
这是效仿了大兴朝早前某次夺嫡风云隐下后,那位老祖宗采取的手腕――掌兵藩王调至西南,纵有剽悍之兵也无养兵之财力,得靠着国库给钱才气养得起兵,另派几位辅国将军从旁加以桎梏,还能为大兴戍守西北边陲;而朝堂之上带兵多年的老将自请致仕后,便让其富养东南,即使军中声望再高,卸去兵权后也敌不过光阴消磨。
先帝临终前这么一指婚,大要看是胡涂,实际倒是硬生生把本来支撑二皇子争储的林家扯到了文宣帝身后,减弱了二皇子的权势。即便在他驾崩后,二皇子若想反叛也得衡量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