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史记穰侯列传[第1页/共5页]
穰侯受封后的第四年,作为秦国将领去攻打魏国。魏国献出了河东纵横四百里的地盘。魏冉又攻占了魏国的河本地区,篡夺了大小六十多座城邑。昭王十九年,秦国称西帝,齐国称东帝。一个多月后,吕礼来到秦国,随后齐、秦两国各自又打消帝号,仍旧称王。魏冉再次出任秦国丞相,六年后被夺职。夺职两年后,又一次出任秦国丞相。四年后,他派白起攻占了楚国的郢都,秦国设置了南郡。因而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是由穰侯保举任用的,两人干系很好。当时,穰侯的财产,比王室还要多。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建议任用客卿灶,想攻打齐国篡夺刚、寿两地,来扩大本身的陶邑封地。这时魏国人范雎自称张禄先生,指责穰侯超出三晋去攻打齐国的做法,趁这个机会用奇妙的说辞游说秦昭王。昭王因而任用范雎。范雎说宣太后专断专行,穰侯在诸侯中擅用权力,泾阳君、高陵君等人过于豪侈,财产比王室还多。因而秦昭王觉悟过来,就免除了穰侯的相国之位,号令泾阳君等人都分开函谷关,回到各自的封地去。穰侯分开函谷关时,辎重车辆有一千多辆。
穰侯魏厓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厓;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而魏厓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为政。
昭王七年,樗里子归天,秦国派泾阳君到齐国去做人质。赵国人楼缓来到秦国做丞相,这对赵国倒霉,因而赵国就派仇液前去秦国,要求让魏冉担负秦国丞相。仇液将要解缆时,他的门客宋公对仇液说:“如果秦国不平从您的建议,楼缓必定会痛恨您。您不如对楼缓说‘请答应我为您设法让秦国不急于任用魏冉做丞相’。秦王见赵国要求任用魏冉并不孔殷,便能够不会服从您的话了。您说了结没办成这件事,楼缓会感激您;如果事情办成了,魏冉也会感激您的。”因而仇液服从了他的建议。而秦国公然免除了楼缓的丞相之位,任用魏冉做了丞相。
穰侯最后死在陶邑,就葬在了那边。秦国厥后又收回陶邑设置为郡。
太史公说:穰侯,是昭王的亲娘舅。而秦国之以是能向东扩大国土,减弱诸侯,曾经在天下称帝,天下诸侯都向西朝拜,这都是穰侯的功绩啊。比及他高贵到了顶点,充足超越了限度,一小我进言劝说,就使他权势被削夺,本身被摧辱,终究因为忧愁而死去,更何况那些借居在异国他乡的臣子呢!’
来岁,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来往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是何也?夫三晋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雠,倒霉于秦。此一也。秦之谋者,必曰‘破齐,弊晋、楚,而后制晋、楚之胜’。夫齐,罢国也,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筴也,必死,安能弊晋、楚?此二也。秦少出兵,则晋、楚不信也;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齐恐,不走秦,必走晋、楚。此三也。秦割齐以啖晋、楚,晋、楚案之以兵,秦反受敌。此四也。是晋、楚以秦谋齐,以齐谋秦也,何晋、楚之智而秦、齐之愚?此五也。故得安邑以善事之,亦必无患矣。秦有安邑,韩氏必无上党矣。取天下之肠胃,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孰利?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代齐矣。”因而穰侯不可,引兵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