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答题:从始皇开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33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3)[第2页/共4页]

贞观元年(627 年),义安王李孝常等谋反伏法,刘弘基因与李孝常有来往,遭到连累,被免官除名。厥后他被起用为易州刺史,规复册封,还被征拜为卫尉卿。贞观九年(635 年),刘弘基改封夔国公,世袭郎州刺史。厥后,他以大哥为由,要求致仕,进授辅国大将军,俸禄及犒赏一如在职职员,每月只要初1、十五才上朝。

唐高祖李渊攻入长安后,萧瑀以河池郡归顺唐朝,深受唐高祖宠任。618 年,李渊即天子位,萧瑀为内史令,成为李渊建唐后最早任命的五位宰相之一。

刘弘基年青时放浪不羁,喜好交友侠客,但不事出产,导致家贫如洗。他以父亲的庇荫被封为右勋侍,曾随隋炀帝征讨辽东。行至汾阴县时,刘弘基自料误期依法当斩,便与部下屠牛犯法,被拘系入狱,一年后才被赎出。出狱后,他逃亡江湖,以盗马自给,厥后投奔太原留守李渊。他见李渊次子李世民气度不凡,便主动交好李世民,深受重用,与李世民干系密切,“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段志玄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带领边军与契苾、党项等部落兵马征讨吐谷浑,击破吐谷浑后率军追击八百余里,到间隔青海湖三十余里时,吐谷浑摈除着牧马逃脱。

贞观十七年(643 年),萧瑀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九位。

3. 屡立军功: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十四岁的段志玄应募从征。厥后,他随父亲段偃师客居太原,并获得李世民的赏识。

1. 初期经历:

帮手起兵与前期交战:617 年(义宁元年),李渊暗害起兵,刘弘基受命招募二千余人。当时,王威、高君雅筹办在晋祠杀死李渊,刘弘基与长孙顺德埋伏在官署前面,将王威、高君雅二人擒拿斩首。随后,他随李世民霸占西河,驻军贾胡堡,击败隋将宋须生。李世民打击霍邑时,宋须生在城外布阵,败后弃马逃脱,被刘弘基斩杀。刘弘基因功被封为右光禄大夫。接着,唐军达到河东,刘弘基率先度过黄河,霸占冯翊,被任命为渭北道大使,主持渭北战事。他率兵西进,占有扶风,增兵至六万,然后南渡渭水,屯兵于长安旧城,在金光门外夸耀军威,并击败隋将卫文升。长安安定后,刘弘基功为第一。

太子李建成欲暗害李世民,以重金贿赂段志玄,诡计诱其归顺,但段志玄拒不接管,并将此事奉告李世民。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他与尉迟敬德等人策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助李世民成为大唐太子。李世民即位后,段志玄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

1. 直言敢谏与军事才气初显:

4. 暮年及身后名誉:

降唐后,屈突通获得李渊的重用,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他跟从李世民平薛举父子、王世充,为唐朝的同一立下汗马功绩。在击败薛仁杲后,军队缉获无数珍宝,众将领争相抢拿,只要屈突通秋毫不犯,唐高祖对他赞誉有加。

隋炀帝期间,屈突通参与了征讨高句丽等战事。大业九年(613 年),他安定杨玄感兵变,因功迁左骁卫大将军。而后,他还多次弹压农夫叛逆,在与农夫军作战时非常慎重,虽无大捷,但也从未败北。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