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王绩和王通[第2页/共2页]
1. 平生经历:
暮年肄业有成:王通出世在官宦世家,自幼受家学熏陶,读书勤奋,对儒学典范研讨极深。他曾向多位名师学习,精习《诗》《书》《礼》《乐》《春秋》等典范,十五岁时学业已有小成。
天人论:以为天、地、人三才相分,都是物质实体,职位划一,但在对待详细事物时,三者职位有主次之分。天是元气,地是无形之物,人是有熟谙、思惟和理性的植物。他用“中道”的哲学体例论否定了传统“天人感到论”中“天”的权威。
心性论:以为性为“五常之本”,性本善,恶的能够性包含在情中,提出“以性制情”的实际。还以阳喻性,以阴喻情,夸大情随性动。
讲学着书:归乡后,王通于故乡北山白牛溪聚徒讲学,弟子浩繁,时称“河汾门下”,他还被尊为“王孔子”。他用九年的时候研讨六经,撰《续六经》。大业十三年(617 年),王通病逝于龙门县万春乡甘泽里第,弟子私谥为“文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