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税收低[第2页/共2页]
“我之前不是跟你们说了吗,那是平遥县城之前的收税情势,也是大唐除了平遥县城以外其他处所现行的收税体例。”
固然只是听老八口述,并不是本身切身经历,但是这类事情老八必定是不会说话,乃至有些事情能够比他说出来的还要惨。
但是如果真的让他去处理税收的事情,他还真的无能为力。
“看来事情还真的比较严峻,如果那些人真的能够狠下心来做出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情,收益是非常庞大的。”
世人闻言,脸上不由得纷繁暴露笑容。
“想来他应当是把商税压得很低,如许贩子能够有更多的收成,以是把各个商品代价都降得很低,是以才会有百业畅旺的局面。”
听到这话,世人都点了点头。
“没传闻吗?固然是遵循收成收税,但是如果手上的粮食不敷最低限额,就算是借粮食也要把税收交上来。”
“你们感觉影响农夫储备粮食的只要收成吗?另有各种天灾,另有各种百般的不测。”
李恪满脸笑容的对在场的世人说道。
是以粮食税的改进也是势在必行。
固然说隋朝期间积累的粮食很多,但是颠末战乱以后,各地粮仓的粮食实际上都已经有些不敷。
“那你们看看,大唐建国才几年,粮食税税收能够说已经很少,但是其他处所年年歉收了吗?”
“对啊,这类税收体例对浅显百姓来讲更加友爱,收税的额度不会泰初板。”
“你们来到平遥县城应当也发明了,这里百业畅旺,贸易天然也在此中。”
“如果能够推行下去,百姓必定能够安居乐业,大唐必定是蒸蒸日上。”
“这类收税体例对于平遥县城来讲,并分歧用,以是刘大人在几年前上任的时候就完整拔除。”
“并且到了歉收的年份,收取的税收也有一个上限,如果超越某个数值,多余的粮食就会留在农夫手中。”
“如果税收很高,谁还会做这一行,估计赔个精光都是轻的。”
“既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利钱,说不定到前面还能让这些人交出本身的田产。”
“如许一来,农夫在种地的时候也就有了主动性,不至于会顺从缴税,或者用各种体例偷税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