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争论[第2页/共2页]
“王大人,你说这话是何用心?不开仓放粮,那你说如何办。”
不过他踌躇了一下,还是决定先听听父皇的观点。
李世民闻言,听出来对方所说之话,仿佛话里有话。
只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安稳的糊口下去,大唐才气更加的繁华昌隆。
这些大臣会商来会商去,只是从所谓的长处或缺点考虑,却从没有想过如何才气让更少的灾黎死去。
之前他就听父皇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事理。
“刘大人,你说这话可真是让人感到不入耳,你竟然只说长处不说缺点,是何企图?”
“没错,从其他各地集结粮食,再加上本来堵在路上的粮食,到时候就能完整处理那些灾黎的粮食题目。”
李世民看向朝堂上的其他众臣,脸上暴露一丝期翼的神采。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个家伙所说的倒也确切有事理。
“到时候题目只会越来越大,还会激发其他的题目。”
“并且,就算有灾黎反叛,但是我大唐兵峰天下无敌,戋戋灾黎,何足挂齿。”
“固然说从各地集结粮食时候会迟误一些,但是被堵在路上的那些粮食,能够提早一步赶到,弥补了这个缺点。”
“要我说,我们现在不该该开仓放粮,而是应当从其他没有受灾的处所集结粮食畴昔。”
“开仓放粮,这如何能行,受灾的各地多是在大唐北方,他们都是为了大唐保卫边关的重镇。”
他方才退到群臣当中,随即就有人站了出来。
“那些处所的门路应当获得了改良,说不定这些粮食还能够以更快的速率到达灾区。”
“比如说江南鱼米之乡,另有川蜀之地,那边但是天府之国,粮食储备充沛。”
这倒是实话。
几名官员堆积在一块儿,面红耳赤的会商着。
“并且这是治本的战略,只要有了粮食,那些灾黎也不会翻起大浪。”
听到这话,一些大臣纷繁点头。
“并且,传令开仓放粮,另有更多的好处,那就是不需求再运送更多粮食,当场能处理题目。”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件事情确切比较毒手。
“你们想啊,我们大唐固然方才打败了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