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人死账不可消[第1页/共2页]

“既然夫人想要还崔司马一个明净,那我就遵循夫人的要求彻查此事。”

李恪此时看向百姓说道:“诸位父老,你们现在还以为本王应当安葬崔忻吗?”

此时,崔夫人当即上前说道:“王爷,你休要将这帽子扣在我夫君的头上。”

比及池忠念完百姓们品了品,并没有品出甚么味道。

李恪则蹲下身子看向崔夫人说道:“管城发作大疫时,为何刺史、別驾、长史三人全数抱病身亡,只要崔司马幸免?”

崔夫人仿佛仿佛抓住了李恪的马脚,当即出言说道:“既然计史一家抱病而亡,那岂不是死无对证,王爷你如何操纵都行,以是脏水泼到我夫君身上,好凸起王爷你的功劳,是吧?”

说话间豪绅们已经围在崔忻的尸身旁。

他们一看到崔忻的尸身便当即哀思地说道:“崔司马,你这是何必啊,粮仓被烧毁,此事并非你的不对啊!”

说话间,李恪从话中取出账簿,大声吼道:“七月廿七,支取一千担粮食,库中节余三万两千担!”

得知崔忻在自缢前让本身的夫人去请城中的豪绅互助重修粮仓。

“王爷,你的意义是,七月廿七,粮仓中另有三万余担粮食?”

本身这边还没有发难,崔夫人倒是先倒打一耙。

李恪轻笑着看向豪绅和崔夫人,上前一步说道:“诸位可真是装胡涂的妙手。”

李恪当即嘲笑了一声,然后看着崔夫人说道:“若真是如此,本王还要感激崔司马为政务殚心竭虑?”

李恪此言有些诛心,崔夫人当即开口辩驳道:“我夫君之以是幸免是因为每日守在粮仓,尽忠职守,恐怕粮仓出题目……”

百姓们也在这时发作了。

崔夫人话音刚落,便有百姓开口说道:“王爷,崔司马在水患之时,办理粮仓,我等受过崔司马恩德,还望王爷厚葬崔司马。”

李恪闻言轻笑着看向崔夫人和豪绅,眼中尽是肃杀。

听到李恪的话,豪绅们顿时背身盗汗,一个个面色乌青。

此时崔夫人闻言扭头看向李恪,泪眼婆娑地说道:“王爷,夫君他纵使有千错万错,现在他已经自缢赔罪,莫非王爷还要对我们苦苦相逼?”

听到百姓的话,李恪轻笑一声没有说话,而一旁的池忠和程怀亮明显神采一变。

“并且自从七月末,府衙派发的布施粮便减少了很多。”

“荒诞!”

“如果这帐本子就是假账,那我夫君岂不是平白无端遭到冤枉?”

“池忠,将崔司马的遗书念给诸位父老听听!”

程怀亮会心当即上前对着百姓们说道:“七月末那不是刺史、別驾和长史抱病的日子吗?”

李恪听到此处俄然大笑起来。

随即池忠便将遗书的内容一字一句念给百姓们听。

接着李恪大声说道:“粮仓中三万余担粮食不翼而飞,本王到任后,粮仓又被烧毁,这是偶合?”

“本王也曾经想过此事,但是计史一家抱病而亡,让我无从动手啊?”

坏了,如果百姓都以为崔忻是个好官,那事情还真不好办了。

李恪轻笑一声上前看着墙头的百姓说道:“光听这遗书,确切没有甚么蹊跷。”

现在机警的百姓已经反应了过来。

四周的百姓也愣住了,在一片哭泣声中,李恪的笑声分外的刺耳。

说着池忠便将遗书揭示给百姓们。

李恪大笑着点点头,然后走到崔夫人面前。

但是账簿上黑纸白字写的清楚,七月廿七明显另有三万余担粮食。

刹时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判定。

李恪点点头对着世人说道:“崔司马每日守在粮仓前,粮仓的环境应当是最清楚的了,也最能为粮仓中官粮失窃而卖力的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