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是哪个不长眼的[第2页/共2页]
李长安可没部下包涵,还是行刑。
只要找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定能找到幕后之人。
青楼的买卖本就不洁净,天然要和官府打好干系。
“兰儿走得仓猝,未奉告任何人她的行迹,还望您了解。”
他在李长安手底下做事已有好久,自是体味他的为人处世,手腕狠厉,办事敏捷。
……
李长安一声令下,“你今后便去后山开荒,十年期间不得出来。”
“李大人,您这是做甚啊?兰儿惹了您,可我这百花楼没惹您啊,您何必如此?”
李长安耐烦不敷,呵叱道:“本官本日只找兰儿,速速将她找来。”
“张松安在?”
刚出来,老鸨就从内里走了出来,打扮得花枝招展,年过半百,却风味犹存。
若非青楼误事,此事也不会传到百姓耳中,他又怎能不去?
“大人,我说…我说!我晓得是谁将无头尸案说出去的。”
挨打的日子过了三天,却无一人站出来。
待张松拜别,李长安径直来到百花楼。
她年纪又小,定能再风景个几年,不承想兰儿竟提早拜别,亦给她形成了很多丧失。
张松镇静无措,头都不敢抬一下,追悔莫及。
“此事与我无关,大人明察秋毫!”
目睹又要挨打,从人群中冲出一名年青男人。
张松咬咬牙,也不敢坦白此事,“的确是部属的不对,那晚部属喝多了,偶然间说出去,实在没想到兰儿会将事情给捅出去,还望大人饶罪饶命。”
李长安是县令,必须得好好凑趣一下。
“李大人,今儿是甚么风把您给吹来了?不知您看上楼中哪位女人?妈妈我都可给您安排。”见到李长安,老保分外殷勤。
他自以为仁至义尽,却还是惨遭叛变,又何必再仁慈呢?
此人满脸焦急,镇静无措,恐怕会再挨板子。
年青人一看科罚免除,照实奉告,“是张松,他前次喝醉酒去了堂青楼,和兰儿女人说过此事。”
当时她看兰儿着仓猝慌地拜别,心中还甚是迷惑。
那里想到他竟会将无头尸案给说出去。
“大人,饶命啊!”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去那劳什子的百花楼。
男人好色本是常态,在县衙做事压力极大,偶尔去青楼猖獗亦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