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斩将夺旗(下)[第2页/共2页]
前面跟过来的其他唐军也插手了疆场,当他们进入疆场的时候,高句丽雄师已经完整被一万多白袍军冲溃了,现在就是白捡功绩的时候。
围在欢畅平身边的高句丽雄师倒不至于如此,再如何说他们也是百战精锐,意志还是合格的,仍然能够恪守军令。
比及这一轮更加庞大的溃败潮的构成,让方才赶来的渊盖苏文也有力回天,只能冷静的在火线收拢了些溃卒逃脱了。
“唐军出动万骑,我军怠倦之师,实不能胜……”
如此一来,那些还记念李世民的人就少了很多,李恪的继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何况陈晔的白袍军本就是精锐,又是以逸待劳,现在抓住机遇,像尖刀一样直插高句丽雄师的亲信之地,以点攻面,很快就使得全部高句丽雄师震惊了起来。
本来已是怠倦之师的杂胡们被白袍军一冲就散,狼狈逃窜。
眼看这一幕,就是高句丽的本部兵马也有些惊惧,这和之前说好的不一样呀?唐军的战力不就是最多和我们持平吗?
欢畅平身边的亲卫们眼看步地不妙,不由分辩的架着欢畅平就跑,对他们来讲,就是这几万人丢了都没干系,可千万不能让欢畅平这个皇族之人死在疆场上。
高句丽的精锐们正待上前策应,还没来得及问话,就被这些杂胡从本身身侧冲了畴昔,前面跟着的白袍军安闲不迫的杀过来一通乱砍。
再则,唐军里不乏之前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将士们的后代,对高句丽他们能够说有血海深仇,并且此次高句丽雄师犯境,到处劫夺,做下的惨事数不堪数,就是李绩的内心也憋着一口气呢。
当战报通过加急通报到长安的时候,李恪也忍不住叫了声好,李绩在战报中说的明显白白,此次战役,功绩最大的乃是李恪亲信的陈晔部。
但是大部分突厥人又是老诚恳实在为大唐放牧,如果不经纠察,一刀切,那就会使得这些突厥人真的离心离德。
被冲散的高句丽士卒为了活命,下认识的也跟着这些杂胡向后路退走,全部阵型就更加混乱了。
主帅大旗一动,全部高句丽雄师溃败的更快了,最后一丝背叛的但愿也没有了,很多高句丽的败卒下认识的就要跪地请降。
欢畅平固然看不清两边交兵火线到底产生了甚么,但是己方前路兵马一窝蜂的崩溃而回,他还是能看到的,心中不免有些烦躁。
这让李恪极其头痛,他还想抓紧再把西域安定下来,呼唤后续的嘉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