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我们都还年青(终章)[第1页/共5页]
他本想骂姜简是奸刁的佞贼,但是,话都到了嘴边上,却又认识到此人的愣头青行动,跟“奸刁”和“佞贼”四个字,不管如何都对不上号。咬了咬牙,判定改口,“你这个缺心眼的匹夫,朕,朕岂能容你!”
“你真的要回绝朕,回家闭门读书?”正天人交兵之际,耳畔却又传来了李治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是朕失德,不配你效力?还是大唐蛮荒粗鄙,不值得你为之而战?”
“我们这个陛下啊,但是没白费了长孙无忌的苦心教诲。”献俘典礼结束当晚,卢国公程咬金在回到家中以后,捋着髯毛感慨。
这几句,乃是他本身比来一年多来内心深处的实在感悟,是以,说得情真意切,理直气壮。顿时,就让李治愣了愣,不由自主地愣住了脚步。
与贞观二十三年比拟,满朝文武,早就全都换成了陌生面孔。长安城内的百姓,老一代大多数已经驾鹤归去,新一代也都生长了起来,糊口、爱好和寻求,都与老一代大不不异。
“逆贼阿史那斛勃暗害我大唐使团在先,毒杀我大唐封疆重臣在后,的确罪不容恕!”姜简敏捷站直身材,慎重且当真地回应,“但是,末将挑选回家读书,却不止是因为朝廷对逆贼法外施恩。而是因为,末将心中的大唐,不是,也不该是现在这般模样!”
“话说当年,那阿史那斛勃带领十万狼骑,气势汹汹直扑瀚海都护府。”掌柜的洛九也不孤负世人所望,每天只要有主顾登门,就定时开讲,“一起上,烧杀劫掠,将牧民视为牛羊,将帐篷当作干柴,将……”
顿了顿,抢在李治再度发怒之前,他又快速弥补,“末将心中的大唐,律法不会因人而异。末将心中的大唐,天子如陛下般圣明,百官也该经心为国而谋,不把家属和小我好处,置于国度之上。末将心中的大唐,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管中原、塞外还是西域,凡是生在我大唐的地盘上,情愿顺从我大唐律法,说我大唐说话,守我大唐礼节者,皆视为陛下之子民。末将心中的大唐,有外族来犯,虽远必诛,不会委曲自家百姓,却想尽来由宽待逆贼,还自夸为大国风采。末将心中的大唐,将士们为国而战,舍生忘死。朝廷按照战绩赏其功,罚其过,而不该是拿朝廷的封赏来做买卖!末将心中的大唐,到处皆如长安,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长安城内满眼繁华,出长安不到五十里……”
经年交战于疆场之上,姜简对杀气的敏感程度远超越凡人。手臂上的肌肉敏捷绷紧,双腿也本能地开端蓄力。
“皇……”方才被小寺人们架到门外顺气儿的张阿难不放心,偷偷地溜了返来。看到李治的行动,本能地就想要提示他谨慎。但是,话方才说出了第一个字,又判定用手捂住了本身的嘴巴,发展着向外开溜。
而参加的各国使节,在感慨大唐兵威之余,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害怕。
“你晓得个屁,口不对心!”李治追将上去,朝着姜简胸口又是狠狠数拳。直到把姜简砸得踉跄后退,脊背贴上了墙壁,心中的厨子才终究稍歇。一边在屋子里困兽般踱步,一边咬牙切齿地说道,“你想回家去偷懒,朕偏不如你的意。逆贼阿史那斛勃,朕也偏就不杀。朕不能杀他,起码在阿史那贺鲁被剿除之前,不能由朝廷下旨杀他。这是四位辅政大臣和朕共同作出的决定,不能因为你一小我不对劲,就立即颠覆了。”
随即,大唐天子李治在班师将士的护送下,返回了太极宫。按照将士们所立下的功绩,赐以官爵、赏金和田产。犒赏之丰富,乃至超越了两年前郭孝恪攻灭龟兹。顷刻间,将士们皆佩服谢恩,欢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