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西京变(十)[第1页/共3页]
高超博点头道:“比如极西诸国,李将军说过,西域以外另有很多国度,比如大食、大秦,另有甚么高卢、英吉利等等,这些当属于对外事件。而凡是承认大唐宗主的国度,都应当由统战处办理。”
我们的祖上是靺鞨人,靺鞨人与关外各族一样,不管何朝何代都是认中原为主的,哪怕是草原上崛起一时的匈奴、鲜卑、突厥、吐谷浑,终究都接管了中原的册封,就连现在强大起来的契丹,不也一样么?并且大鸿胪还以为,渤海人两百年来已经风俗了说汉言,写汉字,我们学到了中原的官制、军事、技术、学问,就连我们的国名,都是大唐赐封的,如果我们变了,渤海还能叫渤海么?渤海人还是渤海人么?”
“另一派则以鸿胪寺卿、王弟大封裔为首,大鸿胪以为,不管大唐是否将亡,渤海都城应向中原称臣。中原地大物博,人丁浩繁,传承连绵,秘闻深厚,不管将来谁做了中原之主,都是天下公认的共主,渤海国任何时候都躲避不了接管中原节制和统领的题目。只要大唐存在一天,渤海国就要向大唐朝贡一天,如果大唐李氏真的亡了,那么渤海国就像下一个中原之主臣服。
“以鸭渌府为国,向国主称藩。”
“大人你信赖么?”
高尧义口中的朱大相就是大内相朱承明,他的官位相称于大唐武德年间的李世民,李世民当时的官职就是尚书省尚书令。
高超博想不到那么多,仅以他的观点而言,只是不但愿渤海国从大唐离开出去,他向本身的父亲问了一个最体贴的题目:“大伯为何支撑朱大相?他为何将大人你囚禁于府中?”
好吧,现在高超博总算是明白了,他脑筋转了转,诘问道:“现在大伯已经在西京脱手了,那么上京呢?上京又是如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好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保举票、月票,您的支撑,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高家六郎皱眉道:“对外事件?”
高尧义苦笑:“为父如果信赖,如何会被圈禁于府上?”
过了半晌,世人才回过神来,高家六郎又道:“哦,那九弟不就是营州的鸿胪寺卿了?”
“你三叔和为父一个心机,以是天然也是一个处境,都在家里圈禁。”
高尧义叹道:“朱大相许我们高家封国。”
高尧义苦笑道:“可惜有些人对此并不认同,起码朱大相就不这么以为,他不想只做一个藩国的国相,他想成为可与大唐政事堂诸公分庭抗礼的宰相。”
高尧义持续道:“现在国中重臣们为大唐的事情吵个不休,垂垂分为了两派,以朱大相为首的一派以为朝贡已经没成心义,大唐已露将亡之兆,渤海却无毁灭之忧,朱大相觉得,渤海人此后该当‘自主国事’,不必再向大唐朝贡,更不必每任国主都等候大唐册封。”
高尧义道:“你大兄在河州掌军。”河州毗邻扶余城,是渤海国抵挡契丹犯境的第一线,高家嫡宗子高超恪是右领军卫中郎将,一向在河州防备契丹。
高尧义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话长。这几年大唐本地更加混乱,朝贡使团每次返来后都会报告路上的所见所闻,这些事情让国中重臣们都非常不安。”
高家一向在渤海国西部备边,这两年被契丹压着打,没少吃过乌隗部的苦头,现在传闻畴昔阿谁强大的敌手竟然转眼间就降了,都不由好生震惊,看高超博的眼神又多了几分佩服。
大唐承平之时,诸藩争相朝贡的企图有很多方面,除了获得大唐册封以外,赢利是个关头身分。藩属国照顾本国特产敬献天子,常常能获得天子厚赏,有的时候,这类厚赏几近相称于其敬献的十倍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