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第1页/共3页]
高尧义叹道:“家门不幸,俊义这些天茶饭不思,实在是摆布难堪。考虑之下,终是没法计算,还请都督惩罚就是,一应罪恶,高氏不敢推委。”他不敢有所发起,既为避嫌,也是没法可施。高尧仁和高尧智都是他的远亲兄弟,像这类谋逆大祸,惩罚轻了人言可畏,惩罚重了,他又不忍心,以是只好干脆来个“任凭措置”。
自家事情说完,高超博拉过裴頲和高尧义等人向李诚中举荐,两人早就等待在旁,现在都是深深见礼:“见过都督。”
高尧义听李诚中嘉奖自家儿子,内心美滋滋的,忙道:“都是都督训导得好,九郎才有如此出息......都督说冲杀敌营的莫非是某家大郎?唤作高超熏,现居右领军卫中郎将一职。”赶紧让人去传高超熏来见。
“请讲。”
裴頲对这件事情已经有过比较成熟的考虑,对高尧仁和高尧智的惩罚既要考虑高尧义和高尧礼所立的大功,顾及高氏颜面,又要为此后措置朱氏、金氏、崔氏等背叛建立标准,是需求折中的,因道:“都督,此等谋逆大罪,按律当诛全族......”
“那倒不消,你能够挂职,就当去基层熬炼吧。”李诚中说着说着想起了穿越前,不由一阵好笑。
这话一出,一旁的高尧义和高尧礼都是浑身一颤,却听裴頲续道:“但大将军和太守都勤王有功,对高氏的罪恶鉴定能够功过参量。某意,首恶当诛,这是不能轻饶的,也可为厥后者鉴,是以,高尧仁、高尧智等主罪之人当斩,两家贬为百姓,此后永不叙用。”
高尧义和高尧礼都长舒了一口气,抢着道:“裴大夫建言公允,都督惩罚恰当,某等爱护。”
产生于光化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的西京会战以大唐卢龙营州军的完胜告终,是役,渤海国招讨雄师完整崩溃,余部四周逃窜。
李诚中也是一阵打动,道:“裴医肇事渤海以忠,待大唐以诚,数十年如一日,此心可告彼苍!此乃渤海之福、大唐之福!”
高超博的搏命尽力终究获得了承认,他满脸胀得通红,好一阵心驰神摇,半晌后颤抖着声音道:“多谢都督!此番多赖弟兄们奋死,明博岂敢独居此功。”
西京之围已解,城中被困的高超博、裴頲和高尧义等人都出城迎候李诚中。看着浑身血迹的高超博,李诚中好一阵感慨,没想到当初重新兵练习营中扒拉出来的这个渤海后辈,现在竟然搅动了关外风云,当下温言安抚了一番,道:“高处置可堪大任!”短短一句话,令高超博内心涌出一阵冲动,他还没来得及谦逊,李诚中又追了一句:“晋调查统计局都虞候,秩振威校尉,从六品。”
为了节流时候,裴頲自家只是亲笔草拟发向上京的声讨檄文,然后安插部下文吏同时撰写发往各京、各府、各州的诏令,要求他们重在衬着大唐赫赫军威,至于文吏们如何天马行空,他就不去操这份闲心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好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保举票、月票,您的支撑,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其一,朝廷赐封都督之圣旨该当尽快传达渤海诸府,都督身负朝廷‘都督关外诸军事’之重责,渤海当受都督之节制,此为大义之地点,有此大义在手,民气尽在吾辈。其二,都督该当传檄四边,尤以中京、南京、东京为首要,令各军前来会聚,以壮军色。其三,都督该当尽快起兵,肃除上京朱氏、金氏及崔氏等逆贼,迎国王秉政。”
李诚中转头问裴頲:“裴大夫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