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唐新秩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第3页/共3页]

天子这才晓得本身闯了大祸,回想昨夜,却如何也想不起来,垂泪道:“明天不过是和侍从们打猎喝酒,没做甚么过分的事情,为何竟然到了这步地步?”

如果非要再在前面加上一个影响深远的身分的话,那么韩全诲的下台或答应以算得上一个。远在渤海的李诚中完整没有想到,绕了一个大圈,那位几个月前和他把酒言欢的传旨寺人,现在竟然入了中枢!而此时的他却完整没有精力去体贴中原产生的统统,只要卢龙临时安然就好,至于长安——就目前而言,跟他一点干系都没有。

天子再次经历了一回人生的大喜大悲,因而改元天复,是年为天复元年。对于立了大功的重臣天然要嘉奖,因而崔胤进位司徒,朱全忠晋东平王,孙德昭充静海节度使,又因为李茂贞在此次事情中没有跟班中官,因而加岐王。

崔胤这时候已经看出苗头来了,但贰内心惊骇,不敢违逆中官,只能拥戴。中官们得了宰相的点头,因而调集百官,陈兵于殿上,以兵器相威胁,让百官联名,请太子监国。有了百官联名的请愿书,中官们带兵再次直入禁中。

天子下诏,以宋道弼监军荆南,以景务修监军平卢,二人不得不黯然离京。不出一天,天子圣旨又至,宋道弼放逐欢州,景务修放逐爱州。两人刚至灞桥驿,还没来得及分离,天子圣旨再至,皆赐他杀。同时,崔胤催促天子加诏,将被本身之前赶出朝堂的宰相王抟赐死于蓝田。

当然,对于恶了本身的宰相徐彦若和崔远,崔胤天然也不会放过。徐彦若自宋、景两位中官被贬后,已经发觉环境凶恶,当即求去,他的奏折一递上来,天子便准了,让他去广州当清海节度使,因而一代重臣被发配到了三千里外。不过也算徐大宰相明白事理,见机得快,不然恐怕结局只会更惨。崔远就没有徐彦若那么萧洒,他恋栈不去,没两天便被罢官,只留下一个同平章事的虚衔,回野生老。

崔胤是唐末之际野心最大的宰相——没有之一,断根了政事堂的同僚以后,他又将目光瞄向了内侍省,只要剪除“阉患”,他的政治抱负才气真正得以发挥,不然统统都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因而他暗中向天子献策,筹办“尽诛寺人”。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