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寻访杜甫(第三更,求推荐票)[第2页/共2页]
李林甫心对劲足,不再摸索李昌国了。
已经见到诗仙,如果再见到诗圣,那绝对是人生一大幸事,李昌国非常等候与杜甫见面。
李林甫的几个帖身侍卫给李昌国一席话说得昂起了头颅,挺起了胸膛。
李林甫为了安定本身的权势,保住本身的职位,无所不悲观,口密腹剑更是他的特长好戏。这些东西与建功立业比起来就差了一筹,更别说小勃律打下来了,西域情势一片大好,他完整能够立个便宜军功,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口有蜜,腹有剑”不过是他达到这一目标手腕罢了。
第十一章寻访杜甫
李昌国把“先”字咬音稍重,这是在奉告李林甫,我来到长安第一个就来见你了,你大能够放心。
当然,李昌国不成能呈给李林甫,还是由他的帖身侍卫代庖。
这话很朴拙,李林甫不会听不出来,赏识的打量一眼李昌国,道:“小勃律地处葱岭的险山恶水之间,山高林密,易守难攻,你们能打下来,实属不易,没少刻苦头吧?”
但是,他们连续数曰寻访,都没有杜甫的踪迹。
固然李昌国对李林甫没有好感,倒是不得不朴拙的赞一句。
他虽是歼臣,也是大唐的歼臣,也会为大唐而高傲。
“丞相,此次南征,我们缉获了一批大食弯刀,锋利非常。副都护特的为您遴选了一把,不晓得丞相喜好否?”李昌国上前一步,大声禀报。
“呈上来!”
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讲,他多的是,只要他情愿,完整能够把珍珠当床睡。
李林甫整整衣衫,坐得更稳了,悄悄击掌道:“说得好!大唐男儿自有一腔豪情壮志!恰是因为大唐男儿有此猛志,突厥、吐谷浑、高丽、契丹、吐蕃、大食……亦不敌!”
李林甫作为安西多数护,这礼品必定是少不了的。
;
李昌国听在耳里,倒是惊奇不已,暗自赞叹一句:“这个李林甫虽是遗臭万年的大歼臣,倒是有才,一针见血,一句话就把当前大唐的西域计谋说得通透。”
李林甫只是扫了一眼,便没有兴趣再看了。
康德他们是不成能出去的,由李林甫的帖身侍卫把箱子搬出去,放在地上,一箱一箱的翻开,有大食的珍珠、波斯的玳瑁、西域的昆山之玉……琳琅满目,多不堪数,珠光宝气,让人目不暇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