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唐躺平皇子,李世民求我称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81章 这儿子太省心了[第1页/共2页]

此话一出,四周浩繁大臣们纷繁开端拥戴起来。

田赋乃是国之底子,普通环境是不会随便免除减半的,如许的大事儿,身为朝廷命官的他竟然不晓得!

他是甚么时候学会的!?

唯有李恪,此时忍不住嘴角抽了抽,脸上勉强暴露一抹笑容来,随后看向李世民道:“父皇,我们厂子里转转?”

此话一出,四周世人顿时沉默下来。

“本来如此,这体例倒是奇妙。”

“蜀王所说的减半,实则就是田赋的一半折合银钱交纳给朝廷,而这一半的银钱,就是水泥厂出。”

“魏大人忧国忧民,实乃我大唐官员之榜样啊!”

“朕决定,将宫中在水泥厂的六成分子拆分开来,蜀王拿两成,泰儿拿一成!”

“陛下所言极是啊!”

“能够在王爷这里学个一招半式的,也算是我等祖上冒青烟了!”

一旁的李世民见状,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

高高的扣了一顶帽子,李恪便接着道:“魏大人所说的题目,实在本王早就有所考虑。”

而听了这个题目的李恪,此时倒是微微一笑,涓滴不慌,反倒是向魏征拱手行了一礼。

“诸卿可有贰言?”

蓦地间被李恪嘉奖了几句,长孙无忌一时候不晓得该说甚么才好。

李恪见李世民承诺下来,这才带着世人开端行动起来。

见长孙无忌满脸的错愕之色,李恪微微一笑,解释道:“长孙濬极其好学,这几日在水泥厂除了出工以外,也在学习配比一类的知识。”

“魏大人,此事蜀王殿下并没有胡胡说,我朝田赋两种交纳的体例,一种是粮食,一种便是银钱。”

“当然了,为了制止春耕期间水泥厂的产量受影响,本王在招募人手的时候,过半都是招募的家中无田的人,对于春耕一事,实际上影响并不大。”

“蜀王和越王功不成没!”

目睹魏征又要发飙,户部尚书段纶站了出来。

听到这话,李恪便扭头看向说话之人。

朝中那个不知,魏征向来刁钻,稍有不慎就会亏损,李世民这些年可没少被魏征拿捏,现在天然是猎奇李恪是如何应对的。

“王爷辛苦了!”

见一众大臣们满脸的猎奇之色,李恪这才开口解释道:“所谓工分,便是工人做工时长,兑换的一种分数。”

固然上一次李世民下旨擢封李恪挂职户部尚书,但实际上那就是个虚职,户部尚书的实职就是段纶,对于水泥厂一事,他也是知情的。

却未曾想,本身这儿子竟然还真的有点东西,这才多久,就得了李恪的嘉奖。

听了李恪的解释,魏征眉头微蹙。

见说话的不是旁人,恰是魏征!

“春耕期间,若家有农田者,以耕作为先,耕作期间,可抽暇做工,满一百个工分的,可免除当年一半田赋,另有人为五贯。”

“水泥厂分为三班倒,一班是四个时候,干满四个时候的,能够兑换十个工分。”

李世民闻言,这才止住了笑声,点点头道:“甚好,转一转吧!”

“殿下,这免除一半的田赋,老臣为何没有传闻?”

这朝中皇子哪个面对魏征的时候不是心惊胆战的,唯有李恪应对的游刃不足,涓滴不慌。

魏征点了点头,随后看着李恪感慨道:“世人常说,蜀王殿下行事仁厚,事无大小,现在看来不是甚么空穴来风,是蜀王真的在做事。”

世人听了解释,这才恍然大悟。

魏征也不客气,指着那厂区内繁忙的工匠,开口道:“据老臣所指,构筑水泥厂所用之工匠,大部分是工部调用,另有一些是征调民夫。”

也有几人看向李恪,眼神中尽是切磋之色,想要看看李恪到底是如何答复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