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千官相望[第1页/共3页]
“回王爷,左不过两年。”
稚奴头也不抬,只埋在一堆书中寻觅。
“嗯……似是有些……”稚奴支吾。
稚奴闻得此言,才想起日前,模糊曾听得德安说过,这苏儿的mm还是表妹,身为于氏侍女。看模样,日子也不甚好过。因而脸容一软,上前道:“起来罢!我们甘露殿里的,虽有主仆之分,却无主仆之制。现下既然你姐妹团聚,本王也欢乐。只要一点,本王现在需求一极高超的匠人,制得一些新样布料,却不知你如何?”
“那你感觉,现在是不是乱世明君呢?”
“哼!她们求甚么?这又不是给她们的!唉,你可也给我记好了,这事儿,可不准传出去。”稚奴想了想,仓猝叮咛德安。
见该走的都走了,淑妃也起家要行,李恪见状,正欲送一送母亲,却被淑妃瞧出稚奴似是有话与他说,便安抚两句,自行带着晋阳与其别人分开,只留下德安与李氏兄弟。
“她会甚么,不会甚么,我也不晓得。只不过……总感觉,她若穿上如许衣裳,必定都雅。德安,我只问你,我们甘露殿里,可有善于织造的女子?最好是那技艺高超的。”
“这……若只奴婢与mm,实在难为。但若再得四个晓得些织造的,莫说半月,旬日便可成匹。”
未几时,一穿着富丽崇高的斑斓女子,便呈现在画纸上。
“你来得恰好,来来,快帮我寻一寻那卷古帛录……我如何找不着了。”
“王爷这话如何教奴婢当得?若非王爷,奴婢与mm再无相见之日,mm更只怕迟早死在安仁殿诸人手中……便是王爷要奴婢的命,奴婢也愿双手奉上。”
德安见状,只得帮手一起找。毕竟这些东西是他平常清算惯了的,一下便寻到,交与稚奴。
……
“她现在,是跟着于老夫人罢?”
稚奴含笑应之,兄弟二人且行且停,一起走一起看,来到御花圃后,寻了一处亭子坐下。
“不成……时候太长了。本王需得在那海内大朝会之前用它制成新衣。撤除制衣的时候,最多只要十五日……你也不必制成一匹,只得半匹也是好的。如何?”
“那明日,我便着了德安去将她名书延入内,再求了父皇,封你们姐妹二人个品阶,今后你们便为女官罢!若为女官,毕竟可展你之长才。”
实在他何尝不知稚奴情意?别的不说,自从武秀士入宫以后,稚奴所画之美人儿图,已然不下数十之数。苦得他这贴身小侍,还得到处藏好了,恐怕被人发觉画内画外,这一番心机。
“好,那本王便着德安寻了合适的人与你挑,你挑中了,今后就留在我们甘露殿里跟着你学习一二罢!”
这不是武秀士么?
“那……若你们姐妹同造,最快可何时得之?”
“三哥,稚奴……看你本日于筵上舞剑,当真好得紧,稚奴……也想学剑。不知三哥肯不肯教?”
“是。”
……
“好。那我问你,你可愿帮本王一个忙?”
“王爷!这些事儿,您便放心交与德安办罢!”德安很有些不满:“平常里哪件不是德安给您办的?如何一逢上武秀士,您便事事要本身亲力亲为?王爷,便是率性,也当有个限度才是。您感觉,如果武秀士晓得您为了她累出病来,便是着了那舞衣,能高兴么?”
“这……这可不是古帛录里所传的凤羽罗么?王爷如何知得此物?”
苏儿点头,道:“说来此物,与奴婢家中,倒也很有些渊源。周武帝时(北周),奴婢先族,本为内里织造。一心只求将家传技术发扬光大。便费尽平生心血,寻得这汉时宫传凤羽罗织造之法,加以改进,耗时三载方制成一匹。然送入宫中后,竟为武帝斥为以如此豪华之物进献,实有毁国灭朝之罪,竟将奴婢一家百余口放逐的放逐,没罪籍的没罪籍。而我这先祖也受腰斩之刑。临终前曾留下遗言,道此物不当乱世明君,再不成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