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户部的气氛都变紧张了[第1页/共2页]
戴胄拂袖而去,房玄龄感觉有点难堪。
分门别类以后,将各个州府的数据一一的录入。
……
这每年的税赋统计,往年都是开春以后才计算客岁的,这两年提早到了每年底,让大师的事情一下子变得松散了很多。
要说这戴胄,前两年得了沉痾,差点一命呜呼,还是孙思邈和李宽联手救治以后,才把他从鬼门关拉返来。
不管是甚么时候,这个规律都是没有窜改的。
至于明医科,纯属是因为这个年代的人均寿命太低了,有需求不竭的进步医学程度,在李宽的建议下才保存下来的。
“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
李治背着小手,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深呼吸一口气,坐了下来,开端干活。
长安城的大明宫、太极宫、各个衙门和各家勋贵,就是鲸油蜡烛最大的耗损大户。
一时之间,户部的氛围仿佛都变得凝重了很多。
“项主事,这各州府数据,项目繁多,并不是人多了就必然更快,如果有某个环节不谨慎算错了,又得推到重来,这事,急不来啊。”
“玄龄,你有甚么发起的人选吗?”
固然魏征现在是门下省侍中,算是和房玄龄平级的人物。
“哎,看来这段时候没有好日子过了!好端端的,如何说加快就加快呢!”
往年的科举,有的时候在一月份,有的时候在仲春份,根基没有定命。
李治记得很清楚,严格遵循李宽传授的“有借必有贷,假贷必相称”的记账法则来清算各州府的数据。
鹅羊毫写字比羊毫要快很多,也费事很多,以是屋子里的各州帐本一本一本的纷繁被汇总到了李治的台账当中。
有的时候,科举科目太多了,不但起不到促进科举生长的用处,反倒是平空分离了科举的影响力,还不如直接砍掉。
而在户部当中,戴胄归去以后也立马亲身催促,加快税赋数据的统计,乃至还分外抽调了二十多名胥吏去帮忙清算这些数据。
李治一手拿着鹅羊毫,一手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然后在纸面上缓慢的写下各种数据。
不管州府收了多少税赋和余额另有多少,都保持出入的一个均衡干系。
绢、绵、粟米、铜钱……
“陛下,考官人选,干系到科举大计,微臣以为玄成是个合适的人选。”
要不然,以李世民的设法,甘愿保存三史科和道举科,也不要明医科。
李世民曾颠末来看过几眼,看着李治笔下鬼画符一样的数字,他晓得那就是阿拉伯数字,李宽搞出来有段时候了,没想到本身竟然第一次看到有人实际利用。
固然只是统计客岁十仲春和本年一到十一月的数据,但是要在年前拿出成果的话,还是很够呛的。
老迈正视,度支主事天然也是亲身督战,以表示本身的正视。
在楚王府的时候,李治就已经学会了用表格来办理数据。
不过,房玄龄能够成为千古名相,天然不管帐较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也算是变相的进步科举的公允性吧。
宣政殿旁,李治临时占用了一个房间,内里已经堆满了各个州府的统计帐本。
“陛下,刚才说的科举考官的事情,微臣以为还是早点定下来为妙,眼看着再过一个月就要开考了,也好早作筹办。”
李世民前段时候听李忠汇报,说李宽在建立那甚么观狮山书院的时候,夸下了海口,要让观狮山书院今后起码有一百名学子插手科举,要包办明法、明算和明医科的状元呢。
能够说资格要比房玄龄还要老,明天被李治一个小孩挑衅,感觉面子上挂不住也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