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汉城见闻录[第2页/共2页]
何青泉好歹在汉城待了几个月了,对一些根基的环境还是比较体味的。
“叫我掌柜的,我们现在是外埠来的贩子,在高句丽的时候,不管甚么场合,都要记着,王爷说过,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是做我们这一行的。”
……
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统统人都一言分歧就给本身来一刀的,再说这个年代的国度观点相对没有那么的强,高句丽也曾经算是大汉朝的一部分,以是很多隋人就苟活了下来。
“高丽参,上好的高丽参,快来瞧一瞧,看一看。”
王玄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何青泉话里的意义。
别看这些人很多都娶妻生子了,但是高句丽的女子并无太多的纯洁看法,乃至有夫无凡人的说法。
“统领,这里就是我们调查局设在汉城的联络点,平时卖力收买一些人参。周船长曾经扣问过要不要下次去倭国的时候,留一船货色到汉城售卖,把这里的贸易也搞起来,但是部属感觉汉城不比倭国,还是先摸清楚了环境再展开贸易,并且贸易的职员和我们调查局的职员要独立开来。”
调查局在汉朝的卖力人何青泉是王玄武亲身保举的人选,跟从东海渔业的第二波出海船只的时候来到了汉城。
隋末唐初的高句丽,应当是朝鲜半岛在全部汗青上国力最强大的时候。
抵挡住了杨广的三次挞伐,并且在最后一次还俘获了大量的物质人丁,高句丽迎来一个新的生长岑岭,老百姓的糊口程度有所进步。
用王爷的话说:计谋上要鄙视高句丽,战术上要正视。
“谨慎一点是对的,高句丽公众对大唐更加的仇视,我们在这里活动要多加谨慎。至于贸易,我倒是感觉能够先在新罗和百济搞起来,然后在那边找几家情愿投奔我们的贩子,由他们出面在汉城发卖物品,应当会安然一些。”
何青泉神采庞大的解释着,对于这些隋人,要说他们不忠于国度吧,也有点牵强,毕竟当初是大隋兵败而退的时候把他们扔在了辽东,相称于被朝廷丢弃了。
“部属明白,以是这段时候,我们除了偶尔从一些高句丽的山民手中收买人参,根基上很少有其他行动。”
以是这些隋人不见得对他们有多深的豪情,特别是那种在故乡已经娶妻生子的,更是盼望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