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接了个大活(九更,你懂得)[第2页/共2页]
“各位,方才刘大郎来信了,我大哥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当年活不下去,逃到了长安城,客岁的时候曾经返来过一趟,大师应当都还记得吧?”
村民们固然非常冲动,但是当机遇真正到临的时候,又忍不住有点担忧。
“我们当然记得了,大郎还送给我们家一块鲸鱼肉干,可好吃了。”
看到大师目瞪口呆的反应,刘元神采暴露了一丝得意,都亏了自家侄子,要不然这么好的机遇,那里轮获得刘家村?
……
李宽揽了个大活返来,楚王府高低立马就繁忙了起来,就连远在凉州的马周都有安排人去把他呼唤返来。
“信中没有提在甚么作坊,但是,大郎夸大了一句,大师务必听好了。”刘元不自发的进步了声量。
“如何忘得了,当初他那几个儿子皮包骨廋的,都将近饿死了,客岁返来的时候竟然说在书院里读书了。”
“真的有三百文的人为吗?”
“啊?楚王府的作坊又要招人了吗?”
而当初扶植的观狮山书院、楚王府蒙学以及各个作坊的夜校,让大部分匠人、帮工,都学会了识字。
说话的是工部尚书阎立德,也是阎立本的同胞哥哥。
特别是现在纸张便宜了,长安城和各地的手札来往就更加频繁了。
“对啊,比来没传闻有甚么事吧,如何俄然叫大师来祠堂,莫非隔壁村又跟我们争水啦?”
阎立本也是一阵头大,不晓得如何才气在半年内把第一期工程完成。
虽说是第一期,但是既然要让太上皇居住,天然不成能只修建一座宫殿啊。
“大哥,陛下的旨意你如何看?你有何设法?”
“你去把村中各家的当家人都叫到祠堂来,老夫有事宣布。”
蓝田县刘家村,明天一大早,族长刘元就接到了从长安城捎来的一封信。
“工期实在是太短了,宫殿的图纸我能够抓紧弄出来,但是很多质料的筹办,底子不是一两天便能够完成的。”
特别是蜂窝煤作坊,当初但是安设了很多雍州府的流民,现在几年畴昔了,这些人都过上了相对充足的糊口。
“为甚么要比及明天?我们现在就归去简朴清算一下,立马出发,去晚了如果人家招够了人手了如何办?”
阎家在大唐也算是一个勋贵之家,特别是北周期间阎立本兄弟是北周武帝的外孙,职位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