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青海道[第2页/共3页]
“臣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伸谢大唐天子圣恩!” 慕容诺曷钵跪地领旨。
李靖想着朝中定是反对去吐谷浑国的文官定见占了上风,武将没几人在朝,说话天然没了分量。
贞观七年玄月初二,已经是春季时节,满地的青草都已经有些稍稍的泛黄了,高原的气候已经有些风凉了。
李业诩也非常惊奇,也对这个幼年的吐谷浑新任可汗刮目相看起来,是否是这孩子经历过磨难,如此的早熟了,还是受人勒迫?
对于李靖来讲,如此动乱过后,李世民没有除其国,再封慕容诺曷钵为吐谷浑可汗,甚是让他绝望,而慕容诺曷钵志愿去国,内附于唐,更是让他大感不测。
慕容诺曷钵曾跟从着慕容顺在长安呆了五六年,常听慕容顺讲起长安的繁华,汉人的礼节之道,慕容诺曷钵和慕容顺一样,神驰大唐的强大,长安的繁华,也喜好着汉服,以学汉礼为荣,还能讲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话。
一场战役,让慕容伏允和慕容顺前后灭亡,慕容氏王族中只留下这三个小孩另有些职位,只是都年幼无助,让李靖也有些感慨。
出征吐谷浑的八万余唐军,另有十余万的吐谷浑族人,全都安营在伏俟城外。
这也是一名多年跟从慕容顺,对其忠心耿耿,曾到太长安的亲信。
重新设立吐谷浑可汗,而不是除其国而治之,再次如许的决定,让李靖有些绝望。
而这时,出征吐谷浑的雄师已经踏上了归程…
伏俟城外,再次堆积着大量的人丁。
“李大总管,这是太子…可汗与我们多次会商,又与其他族人筹议过今后才做出的决定,” 慕容诺曷钵身边一名春秋稍大的族人说道。
同时扩建伏俟城、曼头城、树墩城等,并在青海湖南北两岸,及赤海边筑城,驻军保卫,各地镇守之将根基按本来的人选稳定。
这是大唐所设的第一个都护府。
此次吐谷浑人的背叛,除了慕容顺及白宁王、白玉王等一些头人及其亲信等几千人被杀外,死伤人数并未几,其他的族人只是遭到了惊吓,并未遭到甚么伤害。
李靖在伏俟城的王宫内,再次向吐谷浑人宣旨,被挽救的慕容顺儿子慕容诺曷钵及一些残存的部落头人们,再次聆听大唐天子的旨意。
李靖看着抹干眼泪,又是一副固执模样的慕容诺曷钵说:“可汗,这个事需求你本身上表向皇上请命!”
一样是一份密旨和赐与吐谷浑人的圣旨。
唐军将士都带着胜利的高兴,等候来自长安的天子诏令,等候着不久今后的班师,而这些吐谷浑族人倒是另一番表情,他们正等着运气的决定,不知唐军将他们带到伏俟城一带,要做如何的筹算。
年幼的慕容诺曷钵,有如此考虑,心智也算是不错了。非论是因为受其别人影响,或者惊骇海内族人和家人再遭受此乱,还是至心内附,能做出如许明智的挑选,实在是吐谷浑族人的福分,小小年纪能做出如许的决定,也实非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