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吐谷浑复国(解禁)[第2页/共3页]
坐在上首的李世民气情大好,看着殿内整齐摆列的文武官员,朗声说道:“众位爱卿,方才收到吐谷浑火线的军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不辱任务,带领雄师,颠末两个多月的交战,终究安定吐谷浑,哈哈哈…”李世民很对劲地大笑几声,“雄师已经占据伏俟城,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他杀身亡,大宁王慕容顺杀天柱王请降,南线的李道宗、候君集也根基清除了大非川一线的敌情,战事停顿如此之快,实出朕的料想以外!”
www.
-
“陛下,千万不成,前朝在吐谷浑地置郡县,却没法有效管理,成果让其境内四周生乱,我迁徙之汉民受鲜卑天灾害不在少数,不成再重蹈复辙,若在其境内置州县,也会使其他归附的部落担忧他们所治之地也落此境遇!”魏征大急道。
“柴大将军此言甚在理,有谁想到过这一点,”李世民听了内心一凛,他固然想了很多,但还没更多的去考虑过吐蕃的威胁。
“陛下,正如房相所言,此乃陛下用人恰当才获得的…”长孙无忌也出列拍马屁道。
“陛下,慕容伏允既然已经他杀,那就应当新册封一可汗,管理其境,国不成一日无主,待吐谷浑海内局势安宁下来,雄师便可班师,以免招人非议!”新任的侍中魏征出列奏道。
李世民看着殿下的诸多朝臣们,心中感慨着,都是些文臣啊,大多都是支撑规复吐谷浑国号,有说话分量的武将们都在火线兵戈,没有人能用甲士的目光去看这事儿,李靖在奏折中所担虑的事,还真的变成了实际。
其他名王及头人也都一副恭敬的神采,但一些人看上去倒是满脸的不屑与不平。
“陛下,臣附议,魏侍中此言甚在理,且吐谷浑境内皆高寒之地,人畜保存困难,如同鸡肋,食之有趣,如此不毛之地,占之何用?”礼部尚书陈叔达出列奏道。
“陛下,臣感觉吐谷浑既然已经被灭了,就不该该复其国,如前朝样,在其地置郡府,派驻官吏管理,使其成为我大唐新置之国土,以免今后再遭其扰乱!”右骁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柴绍出列奏道。
李靖在看了密旨后沉默很久。
“朕决定了,复吐谷浑国,立慕容顺为可汗,我朝以一部驻军保护之,散朝…”李世民站起了身,语气却冰冷。
“陛下,如此高寒之地,取之何用?吐蕃人从远处而来,他们反击之时,我方从青海近出兵,也足可击败他们,”这是中书令温彦博的话。
“祖父,孙儿想不明白,为何还要让慕容顺复其国!”李业诩有些傻眼,李靖不是一向和他讲,已经和李世民会商过了如何管理吐谷浑这块处所了?为何还要复吐谷浑国?
--------------------
“陛下,吐谷浑大宁王慕容顺耐久客居长安,一贯发起与我朝交好,不若以其来主持吐谷浑海内事件,并由陛下册封其汗号,授其我大唐之爵位,那慕容顺放心存感激,当政后会对我朝示好的,”房玄龄不紧不慢地说道。
“陛下,大宁王久居长安,恐怕其国人不平啊,”长孙无忌表示了本身的担忧,“尊王也是脆弱之辈,不若由其当政,或许更利于施加我朝的影响。”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不由的暴露了赞成的笑意,只是有些不测,长孙无忌此次如何和李靖想到一块儿去了?
“好了,此都是火线交战的将士之功,”李世民摆摆手,打断长孙无忌的话道,仿佛不想听这些大臣们的马屁之言,“李靖李大总管奏请如何措置吐谷浑事件,将是我们明天要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