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洛阳游 第012章校酒之宴(上)[第2页/共2页]
乱世大唐,是一个酒的国度。喝酒,是社会各阶层唐人与饮食普通无二的平常生态。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百般因酒而生的风俗民风。平常喝酒待客喝酒且不说,还分季候和节日喝酒,如端五节喝菖蒲酒,重阳节喝菊花酒,等等。官僚权贵文人士子间,有“琼林宴”、“避暑会”、“暖寒会”等饮宴的名头,而对于为大唐群众缔造美酒的酒界人士来讲,每月一次的校酒宴也自是一次嘉会。
只不过与当代略有分歧的是,古时并没有职业品酒师这一行当,品酒鉴定酒的事情多由酿酒者本身以及其他同业自评或者是互评。
孙公让长身而起,郎笑道,“公让虽卖酒却不懂酒,诸位可开端评定了。”
……
自有一泓楼的侍女上前,将朱绍华所带之酒顺次倒出世人案几上的酒盏。浓烈的酒香刹时在厅中满盈开去,多数人沉醉地深吸一口气,赞不断口。孟昶皱了皱眉,而坐在他中间的萧睿却自顾俯身看着酒色,嘴角还是那丝淡定的浅笑没有任何窜改。
品酒,并不但仅是文人意义上的赏识式喝酒,而更多指的是专业的品酒,对于酒的鉴定。一来肯定酒的品级品格,二来对酿酒技术提出改正进步。能够说,自酿酒之法出世以来,专业的品酒就与酿酒成为一对孪生兄弟分不开家。品酒者必擅酿酒,而酿酒者则一样知品酒。
“公让老弟!”孟昶脾气虽狷介,但对于孙公让这个洛阳城中最大的酒号商贾,还是有几分好感的。参与校酒宴之人,都是酿酒工坊的老板,也就是酿酒者,而唯独这牵头的孙公让不酿酒而只运营酒买卖。说句不夸大的话,洛阳城中各酒坊所出之数十个种类的酒品,其内销几近都由孙公让的东胜酒号把持,包含孟昶的玉壶春。
“博阳先生,快快请进!哦,这位是?”孙公让这才重视到孟昶身侧站立着一个面庞漂亮、神采淡定,嘴角挂着一丝安闲浅笑的不及弱冠的年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