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一波流带走[第3页/共3页]
世人沉默的同时,无不沉浸在这首词中。
贰内心另有那么一丁点礼义廉耻吗?
他们都震惊了。
柳永道:“你们先来。”
都能够糊城墙了!
“这是不是也是你们大宋文人所作?朕没记错吧?”
苏轼笑道:“巧了,苏某这也有一首!”
欧阳修神情凝重。
“唉,又要开端古板有趣的抄袭之旅了!”
欧阳修、苏轼等人先是目光板滞地点了点头,随后又仓猝点头。
这就是绝对的气力!
粗鄙又抄袭的天子哪怕再邀秦王府的那些学士互助,恐怕都要被一向压着。
开端了!
瓷器却越卖越火。
“啪哒!”
欧阳修负动手,一边踱步,一边声情并茂道:“客岁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傍晚后。本年元夜时,月与灯还是。不见客岁人,泪湿春衫袖。”
但他们还是但愿大唐能赢。
看不下去。
接着,他对李韬的名言停止了深加工:“你不难堪,朕都要难堪死了!”
一会儿的工夫,二十一首咏梅诗词,并且首首朗朗上口,皆是上上之作。
从这方面来看,他有点明白李韬为何如此自污了。
他这是在讽刺吧?
不出他们所料,柳永笑道:“我们无妨,陛下请便。”
李韬朝他们竖起大拇指,然后看向诸国使臣道:“你们有谁情愿点一物?”
“《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色彩,只留清气满乾坤。”
埋没在幕后的才子们再有才调,又能有几人呢?
吟诵完,他特地问了一句:“这首还是大宋之作吗?”
这就是恃才傲物,文人的嘴脸。
分歧的是,李韬在火线冲锋陷阵,背负统统骂名,然后由大唐执掌文坛盟主,让天下文人归心大唐。
他们从未传闻。
不过,并非震惊这首咏梅诗有多好,而是震惊于李韬登峰造极般的厚颜无耻。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孤单开无主。已是傍晚单独愁,更著风和雨。偶然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寥完工泥碾作尘,只要香仍旧。”
“月到柳梢头,人约傍晚后……”
想来还没写出这首诗。
而现在无疑是在当众造势。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绝壁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他不晓得的是,李韬又在酝酿新一轮守势了,筹办将他们一波流带走!
他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道:“归正就是抄,归正也不消动脑筋,你们大老远跑长安一趟不轻易,朕就再来十首吧!如果有抄袭的,你们可必然要及时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