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报纸[第1页/共2页]
现在只要印刷厂和造纸厂完工了,四周有很多保护,收支都要验明身份。李泰来到了印刷厂,当然另有李君羡这个妙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李绅
“殿下,这报纸是?”马周问道。
这日,刘成来禀告,李世民来了,带着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另有李承乾。
“转头,再找几小我,你一小我可忙不过来。”
“世民,你来了?”
“这你就不懂了,你看这里,今后谁想到登告白,就得掏钱,绝对不会亏的。”
第一期报纸很快就印刷好了榜样,只见第一版正上方写的大大的贞观日报几个大字,下方的内容是朝廷近期的政令,比如本年关内大旱,朝廷免了关内本年的赋税,给灾区的捐款捐粮的事也登载了。
最后另有一句话:欢迎来稿。
李泰写完的时候,马周已经改好了,不得不说此人写字真快。
报纸也被送到了各个大臣和世家的府上,也同时呈现在李世民的桌案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泰拿起马周的文章看起来,眉头皱在一起,明显不是很对劲:“文章写得不错,就是另有一些文绉绉的感受,本王想要的是百姓听了能够听懂,将工感化口语写出来。”
“陛下免除关内赋税,城东李员娘家的二夫人与人通奸。”
李泰自知理亏,只能赔罪:“阿娘,孩儿错了,孩儿想阿娘了。”
最喜好报纸的人无疑是那些贩子,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对告白位感兴趣。
长孙皇后一边上高低下打量着李泰,看看是不是瘦了,一边责怪道:“你这孩子,这么久了也不回宫,我这当娘的见本身儿子都这么难。孩子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
悯农(其二)
李世民凝睇着李泰,然后移开了双眸:“朕累了,本日就到这儿吧。”
以后就是西纪行和隋唐演义,另有悯农诗两首。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叫唤的内容千奇百怪,街上的百姓被叫卖声吸引了,一文钱也不贵,纷繁掏钱买了一份。一万份报纸很快就卖完了,没买到的人直呼可惜,只能跟别人凑着看一份。
李泰见连说话的机遇都不给,也只好临时放弃了。本日就算说了,阿耶也不会承诺的。
这些文章李泰是要用来办报纸的,写的文绉绉的,百姓不必然看得懂。内容有很多是丐帮探听来的各种传闻和八卦。
他挑选了西纪行和隋唐演义,第一期开端连载,西纪行没有变动,隋唐演义得适本地改一下。
“阿耶,阿娘,大哥,丽质,你们来了?”有些光阴不见,李泰有些想他们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世民看着那些八卦,感觉不堪入目。那两首悯农诗他是非常喜好,在想着李绅是谁。西纪行和隋唐演义的内容让他看得入了神,固然隋唐演义的事他晓得,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李泰没有答复,李泰是用心的,连载才气让喜好的读者去买下一份报纸,并且,让他一口气都写出来,他也没这个精力。
给这些人博一些好名声,趁便给世家编排一些丑事。这也不能算栽赃,那些世家门阀没有一个洁净的。裴寂那老东西屡战屡败的“大功劳”必须添油加醋地写出来。
校订后,没甚么题目,就开端连夜印刷第一期报纸。
“殿下,鄙人已经写了几篇,不知这些文章有何用处?”
程处亮找了很多平话先生每天在茶社平话,都是报纸上的内容。因为报纸的火爆,登告白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告白费也涨到了三千贯。
“如何样了?”李泰的声音把马周吓了一跳。
报社也多了几小我,马周也不消熬夜了,报社也搬到了书院中间的越王府。书院将近完工了,李泰在书院旁的府邸先行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