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十倍罚款[第2页/共2页]
“我总感觉有蹊跷,不成冒然行事啊。”王素内心很不安,他爹,也就是王家家主还在长安,临走的时候将王家交给了他,他可不能搞砸了。
“既然人到齐了,咱就开端吧。”李泰手一挥,出去几小我,手里拿着帐本。
底下的粮商都慌了,因为上边记得一点都不差,这些都是绝密,越王是如何晓得的。
李泰命令将城门守住,毫不让一粒粮食走出城。
粮商跟死了爹似的去筹钱了,这要倾家荡产了,有些人家里不敷,得到处去借。
百姓看着一个个砍下的人头,又惊骇,又感觉解恨。待砍完了,全都跪下给李泰叩首。
罚款被连续交齐,没有凑齐的人,遵循欠钱的多少,定了刑期,被送到矿场采矿去了。
这并不能顶罪,不罚到这些人倾家荡产,李泰都感觉对不起来这一趟。
不过贰内心另有些感激越王,此次也透露了皇城司的不敷之处,固然皇城司已经渗入了各行各业,但是这么大的事情,皇城司却不晓得。
如果不是主动去查,还不晓得会瞒到甚么时候。这是皇城司的渎职,得窜改一下皇城司的做事体例了,不然就是鸡肋,不能给陛下带来有效的谍报,皇城司迟早得闭幕。
只能认命了,起码保住了性命,家里另有些钱,大不了重新再来,东山复兴也是时候题目。
李泰坐在上座,讽刺的眼神看着下边的粮商。
在一座豪宅里,一个叫蒋林的粮商听到这个动静后大喜过望,粮仓的粮食有一半被他以时价一成的代价买走了,然后再出售给百姓。
这倒是奇了,收粮食还要定时候,不是越早越好吗?
这还只是在太原,其他处所的想必也是如许,还不晓得有多少事情没查清楚,陛下会如何看他?
此次越王搞这么大动静,固然砍了很多人,但他总感觉另有背工,他一时想不到是甚么。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谨慎行事,谨慎是他最大的长处,恰是因为谨慎,他才没有被其他兄弟弄死。
“蒋林,贞观元年,你以一成的代价买下粮仓一百万石的粮食,随后又以高于时价的代价卖给了朝廷,这算盘打得真是响。”
本来躲在家里的粮商都惊奇于李靖的大手笔。
“出去三百多万石了。”程处亮此时累极了,半趴在桌子上装死。
李泰对付地说了几句,让世人走的时候重视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