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隋王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2页/共3页]

“哦……”隋炀帝这才明白杨素的话,汉王杨谅镇守塞北,马步军足有十万人,如果北军南行,又要路过都城,藩王带兵进都城,是非常伤害的事,弄不好就会产生兵变。

这晚月明星稀,宫巷乌黑沉寂,唯有宁安殿内灯火不熄,隋炀帝与萧皇后秉烛而谈,提及了社稷大事。谈到大隋用兵边疆之事,萧皇后非常惊奇,隋炀帝说:“固然大隋九州同一,但边疆的疥癣之疾,倒是接二连三,朕筹算先讨伐林邑国,光复南越交趾。”

“陛下可说汲引汉王出任尚书左仆射,以升迁官职为引诱。”

莒国公萧琮可未曾如许想,萧琮为人道情忠诚,考虑题目也更加谨慎,说道:“陛下,臣感觉此事还是三思而行。”

越国公杨素道:“皇上明见,要说西南蛮夷远隔万里,不敷为患,但是汉王杨谅盘据北藩,虎视眈眈,必须削藩。”

杨素道:“臣有一计,必能诓来汉王。”

萧皇后问道:“不会是杨素、宇文述的主张吧。”

“削藩。”

世人领旨,退朝散去,唯有萧琮、杨素、宇文述、诸葛颖四人来到御书房,陪隋炀帝议事。四位重臣,分坐御书房两侧,隋炀帝说道:“有件事朕不得不提,早朝之上若非越国公提示,朕几乎轻视了汉王杨谅的十万铁骑。朕熟读史乘,藩王手握重兵绝非功德,汉王的铁骑时候危及着大隋的后院。你们几个也说说。”

“国公免礼。”

“嗯,国公筹办用甚么来由诱骗汉王回京?”

萧皇后道:“南越交趾远在西南,何止万里,前人都是远交近攻,陛下何必为那偏僻的蛮荒之地,大动兵戈?”

听着这话,杨素不敢再言,抬眼望着隋炀帝,隋炀帝心中稍有可惜,又心生率性,憋气说道:“杨阿五不听良言,自投死路,这怪不得朕。”

四个大臣辞职,隋炀帝回到宁安殿,靠在龙榻上一小我考虑,皇后萧珺看杨广苦衷重重,坐到榻边问道:“皇上有甚么苦衷,无妨说来听听。”

“遵旨。”诸葛颖出列谈道:“虽说南越土人蛮荒无礼,但交趾郡的记录自先秦就有,厥后汉武帝灭南越蛮帮,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今后作为州郡归入九州版图。到东汉建武十六年,征侧、征贰两姐妹举兵兵变,叛军连下六十五城,征侧自主为王。两年以后,东汉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兵平叛。次年,征氏姐妹兵败处决。”

“够啦!”话没说完,隋炀帝打断萧皇后的话,反问道:“先帝临终还说过,要重立太子杨勇,废了朕吧?”

萧琮道:“臣觉得西南边疆路途偏僻,需提早调兵,单是行军恐怕也要三五个月。”

“好,就遵循国公之计。”

杨素道:“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皆是藩王兵变。汉王杨谅占有并州,兵强马壮,后患无穷,还是招回最好。”

隋炀帝自语道:“看来朕的后院,也有块疥癣之疾。”

在宣华夫人的仙都宫呆了两日,隋炀帝本不想归去,但又要和大臣商讨要事,只得硬着头皮先回了御书房,此时越国公杨素已经等待多时,针对削藩之事,越国公杨素说:“现在陛下讨伐林邑国,既然用兵西南,这塞北的汉王,最好能不打就不打,不如降一道圣旨,劝汉王进京,而后扣押,当时便任由陛下措置。”

“哦?请汉王回京?”萧皇后道:“废太子、禁蜀王,抓驸马,国公大人功不成没呀,如何又打起汉王殿下的主张来了?”

萧珺压了压心中肝火,对二人说道:“兰陵公主本日才方才下葬,埋在孤坟当中,汉王倘若回京,不会也落得如此了局吧。”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