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隋王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1回:调虎离山萧瓛夺权 金蝉脱壳隋使搬兵[第3页/共4页]

紫灵殿内,文武官员摆列两侧,隋使樊子盖也位列此中。萧琮说道:“诸位爱卿,此次许世武暗通陈国,企图谋反,民气难测。朕欲亲往大兴城,面见隋天子,商讨归顺之事,以免兵戈之灾,后患无穷。”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好。”萧瓛道:“叔父公然奇策,我马上命人传出口谕,让戴僧朔入宫。”

众侍卫一哄而上,戴僧朔拔剑相迎,抵挡了几个侍卫,宫巷另一侧的刀斧手也杀了出来,一阵乱刀,戴僧朔腹背受敌,命丧鬼域。这才是:

许世武分开王府,直接去了水军大营。本身就是水军都督,麾下战船是任由利用,许世武选了一条兵舰快船,换上了精装软甲,带了几个亲信侍卫,趁着这日夜色风高一起划至东岸陈国水寨。

宫闱深深起杀机,只为政见多分歧。

梁主萧琮道:“二弟既然愿去,我命戴将军点拨兵马与你。”

梁主萧瓛道:“朕以想好,离朝以后,萧瓛是朕的二弟,可代朕监国,内政由安平王主持,兵事有戴僧朔掌管,归顺之事可问樊子盖。”

入了宫廷,隋文帝杨坚早已筹办安妥,来到宣文殿前,内史薛道衡宣读册封圣旨,萧岑撩袍跪倒,薛道衡读道:

许世武道:“眼下之计,只要两条路可选,要么归顺隋国,要么归顺陈国。”

萧岩想了一番,说道:“我有一计,将戴僧朔调虎离山,篡夺兵权,携民南逃。”

萧岩说道:“现在皇上阔别,隋将崔弘度在江北扎下水寨,大隋吞梁,迟早之事,不如早作筹算,我等归顺南陈。”

杨广言道:“叔父远道而来,是为隋梁之好,我与萧妃等候久矣。住到都城那就真如一家人了,免得远隔千里,倍加思念。”

樊子盖叫了几个侍从,来到渡口安排船只,内心暗想这信来的这么巧,两封梁主的手札竟然同时达到,内心首犯嘀咕,俄然樊子盖嘴中喊道:“不好!戴僧朔必是入彀。”立即命几个侍从在渡口安排船只,本身乘一匹快马,往宫廷方向奔去。

戴僧朔进了紫云宫,见宫里非常冷僻,沿着宫巷往里走,却不见一人,俄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戴僧朔回身一看,竟是一群持刀的侍卫。

萧岑领旨谢恩,由此不再是梁国的西平王,而是大隋的大将军。拜见了隋文帝杨坚,便正式入朝为官。

叔侄二人,分头行事,二王萧瓛统帅兵马清算宫中金银珠宝,装箱上船;安平王萧岩传令百官,张榜告民,乘船入陈。

宫里的寺人不知真伪,一起到了戴僧朔府上,传下口谕:“二王爷萧瓛有令,皇上来了手札,请大将军领受玉玺,安排船只送诸王入隋。”

梁后主萧琮当即传下旨意,率家家部属两百余人亲往大兴,朝中之事,有二弟萧瓛临时监国。

江陵如何光复,且看下回分化。

此时,许世武给陈将陈纪送了通敌的手札,趁着天气未亮,连夜赶回,提心吊胆,偷偷渡回江陵水军大营。一起沿江而回,四周寥寂,本是万无一失,眼看临到江岸,远了望去,却见一燃烧火悠悠发光。许世武心中迷惑,我暗自出港,无人晓得,怎会有灯光存在?游移之时,兵舰快船,垂垂使近。这一时候,真如唐朝戴叔伦五言诗所说:

萧瓛不知何事,便换了朝服,随小寺人一起进了梁宫。这时大将军戴僧朔已到,萧琮言道:“刚才有人奏报,水军都督许世武调用战船,私往陈国,有通敌之嫌。”

萧琮道:“樊大人说的有理,萧珺出嫁、萧瑀仕进,皇叔萧岑又封了大将军,可见大隋朝廷对我萧家人不薄,有此归宿,上至皇室,下至臣民,有何担忧?朕意已决,决定入隋,朕去以后,尔等便可效仿归顺。”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