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隋王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1回:调虎离山萧瓛夺权 金蝉脱壳隋使搬兵[第1页/共4页]

萧瓛装腔弄事,躬身说道:“是部属粗心,闻听许世武痛骂,一怒之下误杀了这奸贼。”

萧岑当了大隋的官员,备受尊崇,三天两端往江陵写信,大赞隋主杨坚,又有樊子盖在江陵为梁主萧琮拉拢催促,梁国当中归顺大隋的呼声与日俱增。二王爷萧瓛是更加焦急,这日水军都督许世武上门拜访,这许世武前面说过,是亲陈派的大臣,向来支撑萧瓛的联陈抗隋的主张。

赵行内快马加鞭,归去复命,见了二王萧瓛与安平王萧岩,言道:“樊子盖已提早一步逃往江北。”

赵行内用手一挡,说道:“奉皇上密令,缉拿通敌奸贼许世武。”只见摆布兵丁一哄而上,将许世武拿下,许世武喊道:“若论通敌,二王爷与我同罪。”话音未落,赵行内便拔出腰刀,一刀捅死许世武。

杨广、萧珺、萧瑀作为长辈行了大礼,拜见叔父。萧岑大喜,说道:“本觉得此番征召入朝,远赴关中,再无亲人可遇,现在看来老夫反到是四海皆亲人了。”

“好。”萧瓛道:“叔父公然奇策,我马上命人传出口谕,让戴僧朔入宫。”

许世武分开王府,直接去了水军大营。本身就是水军都督,麾下战船是任由利用,许世武选了一条兵舰快船,换上了精装软甲,带了几个亲信侍卫,趁着这日夜色风高一起划至东岸陈国水寨。

千载风波击江石,百年大难付旋涡。

西平王萧岑奉旨到大隋任职,来到潼关外,见关内有人来迎,定睛一看劈面三人,全都是自家亲戚,左边乃是晋王妃萧珺、中间是晋王杨广、右边萧瑀。三人论起来都是萧岑长辈亲人,萧岑在此地见面,天然亲热不已,有感而发,便走下车撵。

“唉,”萧琮长叹一声,摇了点头,言道:“既然事已至此,传朕口谕,明日朝会百官,商讨归附大隋之事。”

入了宫廷,隋文帝杨坚早已筹办安妥,来到宣文殿前,内史薛道衡宣读册封圣旨,萧岑撩袍跪倒,薛道衡读道:

梁主萧瓛道:“朕以想好,离朝以后,萧瓛是朕的二弟,可代朕监国,内政由安平王主持,兵事有戴僧朔掌管,归顺之事可问樊子盖。”

水军都督许世武谋反被诛,梁主萧琮,非常担忧再出内哄,这时樊子盖看出了萧琮的心机,便进言安慰,归顺大隋越早越好,以免夜长梦多,惹出更多祸害来。萧琮考虑再三,决定调集百官商讨归顺大隋。

二王萧瓛道:“侄儿何尝不想,何如戴僧朔把持兵权,怎能说动?”

携民避祸自古有,只为君王互争夺。

梁主萧琮道:“二弟既然愿去,我命戴将军点拨兵马与你。”

萧岩道:“眼下之计,从速昭告百姓,隋军即将来犯,携民渡江。”

江陵如何光复,且看下回分化。

这话是成心摸索萧瓛,萧瓛言道:“我萧家世代以江南为基业,岂能像杨坚和北方的胡虏蛮夷通婚融和,不分族类。若二者选其一,本王甘愿去往陈国。”

“世武愿与王爷共进退,毫不归顺杨坚。”

寺人答道:“皇上有急事商讨,召二王爷萧瓛和大将军戴僧朔入宫议事。”

众侍卫一哄而上,戴僧朔拔剑相迎,抵挡了几个侍卫,宫巷另一侧的刀斧手也杀了出来,一阵乱刀,戴僧朔腹背受敌,命丧鬼域。这才是:

许世武道:“眼下之计,只要两条路可选,要么归顺隋国,要么归顺陈国。”

萧瓛赶快说道:“皇兄,我愿亲身率兵,在东岸渡口埋伏,缉拿许世武。”

“何必烦劳将军,我率亲兵前去马上。”萧瓛领了口谕,仓促回到府上,命亲兵总管赵行内,点起三百刀斧手,立即赶赴江陵东岸渡口。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