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回: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2页/共3页]
“请柬?”杨广一愣,问道:“王府有甚么丧事?”
“皇后有甚么高见?”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如听听大臣的定见。”
“你瞧瞧这本奏章。”
“若能免于战乱,何尝不是一件功德。”
“是。”
“不会是太子参劾晋王之事吧?”
“退朝。”
站在百官当中晋王杨广,心中一闪,感觉是个建功立业的机遇,正想主动请缨,只觉的身边有一双冷眼正在盯着本身的行动,余光斜视,朝堂另一侧,恰是太子杨勇。
杨勇心中如同一道闪亮,问道:“相国的意义是,本宫要争南征的帅印!”
“好,这到是个别例。”隋文帝一边点头一边打眼去看苏威,因为隋文帝晓得高颎向来支撑太子,但是苏威是当朝首辅,天然也要听听定见。
隋文帝对苏威说道:“朕向来爱民如子,不管强征税赋是真是假,你立即传旨青州府,青州免征一年赋税。”
“父皇虽说让百官出主张,实在就是让本王想体例,我既是大隋的皇子,又是梁国的半子,这事儿想躲也躲不开。但是天底下哪有半子劝岳父向亲家投降的?”
“七弟快快请坐。”萧珺扶起躬身参拜的萧玚,眼神中冒出一丝高兴,不断地打量着俊朗的弟弟。
向来自戕多无益,纷争终是一场空。
“如此最好不过,你速去筹办吧。”
兄弟二人相拥而抱,拍打着肩膀,好生欢畅。萧珺命下人上了茶水、点心,世人宾主落座,畅谈起来。
赵才刚回身拜别,主簿张衡又仓促而来,报导:“启禀殿下、王妃,江南有使者来访。”
隋文帝点了点头,“朕把苏威、高颎召来,皇后就在屏风前面听着,看他们如何说。”独孤皇后浅浅一笑,欣然同意。
这一说梁国来使,到惊起了萧珺心中已经沉寂多年的旧事,萧珺说道:“便是娘家来人,还不快快有请。”
赵才道:“殿下放心,王妃只聘请了三位公主和宋嬷嬷,以及本府上的人,未敢轰动皇上和大臣们。”
这时萧瑀也从配房跑来,一见萧玚,喊道:“七皇兄!”
“噢,本日早朝,父皇提及了同一天下的事。”
龙子绝代有双雄,欲求帅印四海同。
萧玚说道:“隋梁是秦晋之好,何必弄得那么鼓噪,小弟此番北上,一来是看望姐夫、姐姐;这二来嘛……”
高颎道:“臣觉得该当公事公办,先查明真相,再做决计。”
伉俪二人站起来整了整衣装,便往前院客堂而去。
张衡回身去请,萧珺说道:“不知萧氏何人来访,殿下无妨一起去见。”
“是。”
张衡道:“是梁国来使,娘娘的娘家人。”
高颎作揖道:“太子即便参劾,陛下也不会定罪晋王,太子还不要轻信大臣。”
“陛下刚把我和苏威召入宁安殿,商讨了此事。”
更新时候:2013-11-27
“陛下操纵晋王与萧妃的联婚,筹办不战而光复梁国。对于强征青州税赋的事,就此作罢。”
隋文帝深思很久,带着几分游移问道:“光复梁国要先收民气,朕还需保全大局。”
杨广问道:“内弟此行,为何不约而至?我也好派人去接你。”
“陛下,晋王担负河北道行台,果然有强征百姓赋税的作为么?”
隋文帝道:“朕想听听你们的观点,但讲无妨。”
“那陛下的意义是?”高颎问。
杨广问:“那梁国岂不是要笑我大隋朝中无人么?”
杨广说:“是啊,但是若想出兵陈国,必先光复梁国,父皇念及两国联婚,想战役光复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