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第1页/共4页]
侍卫道:“就是美人萧珺,昨晚已册封汗妃。”
大唐武德三年冬,公元620年十仲春,在颉利可汗推戴之下,隋炀帝杨广的皇孙杨政道在定襄(今呼和浩特东南)即位称王,重立大隋国号,相沿大业年号,尊萧珺为太皇太后,尊阎红儿为皇太妃,刘武周、慕容遐、宋金刚等汉人辅政,有汉民三万,突厥牧民一万,建立一个小朝廷,史称后隋。
萧珺摇了点头,独坐床边,沉默不语。公主又问:“我晓得皇嫂不肯再嫁咄苾,但是我们现在要靠突厥,复辟大隋,再说草原女人再醮几次也是民风,不必顾忌。”
刘武周瞅了公主一眼,说道:“晋阳但是本王的都城,公主不会不脱手互助吧?”
看着萧珺神采冷酷,好久不语,颉利可汗安抚道:“兄长承诺的过的事,我全数照办,复辟大隋,拥立皇孙,若能光复中原,定送美人返回两京。”
刘武周一愣自语道:“先主骸骨未寒,新主就迫不及待采取后宫了。”站在身后的宋金刚扯了扯刘武周的衣袖,二人来到一旁。
义成公主道:“大隋宗室,龙脉正统,定杨王顶多是军阀豪强,尊卑有别,不成同日而语。”
颉利看着萧珺两眼密意,透露动人,牵过萧珺双手:“听汗妃倾诉,本汗反到于心不忍,若不复辟大隋,岂不是便宜了李渊父子。”
宋金刚道:“大王试想,咄苾担当汗位之前,口口声声要帮大王光复晋阳。现在又封萧珺为汗妃,只恐中了萧珺的美人计,还是帮忙大隋复辟。”
颉利道:“我已命康苏密将军率三千突厥精马队,留个爱妃,刘武周定不敢肆意妄为。”
宋金刚不敢切谏公主,躬身作揖:“皇孙杨政道已是亡国之辈,且不过两岁,岂能为汉人之主?而定杨王刘武周,豪杰华年,合法主事,请公主明鉴。”
萧珺与阎红儿回了行宫,一前一后往内殿走去,阎红儿堂堂正正成了萧珺的儿媳,随走随问:“大汗远去,不知又要多少日子,才气再来看望母后?”
“美人为何不笑?”颉利可汗伸手去牵萧珺,萧珺赶快缩回击来,避到一旁,颉利可汗问道:“莫非美人不肯奉养本汗?”
公主相争定杨王,两家各自谋晋阳。
一到定襄,阎红儿抱着两岁的小皇孙杨政道出城相迎,隋臣慕容遐率随行官员,一起恭迎。萧珺、义成公主与家人团聚,欢乐不已。颉利可汗也传下口谕,命十万雄师歇息一日。
“做我的汗妃。”颉利可汗一把抱起萧珺放到床榻之上,颉利可汗智勇双全,比处罗更是威武三分,萧珺未曾想五十五岁还是命犯桃花,又得新欢。这才是:
刘武周点了点头,与宋金刚立即赶往行营,到了可汗行营。一看门口有侍卫扼守,刘武周问道:“大汗可在?”
义成公主与刘武周互看一眼,谁也不语,颉利可汗晓得二人不得不仰仗本身,这才放开说道:“如果诸位没有甚么成见,就于年前推戴皇孙杨政道为隋王。”固然皇孙杨政道成了汉人之主,毕竟只要两岁,刘武周是一字并肩王,仍用“定杨”王号,也不好驳了颉利可汗的面子,只得默许。
“那里不对?”刘武周道:“突厥人没甚么伦理品德,人性难改,有何不对。”
颉利满怀信心,拍着萧珺肩膀劝道:“汗妃固然放心,刘武周现在是丧家之犬,我量他也没有这个胆量。”颉利可汗安抚了一下萧珺,便抽身拜别,传下军令,雄师班师返回。这才是:
义成公主是个精通军政的女人,本想把晋阳留给皇孙杨政道复辟大隋,看刘武周孔殷借想助突厥光复晋阳,公主说道:“定杨王求战心切,何如雨天错失良机,又逢处罗可汗大丧,不如先回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