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回 聚汉民萧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晋阳[第1页/共5页]
萧珺道:“昔日大隋广造宫宇,破钞很多民力,只怕此次修建行宫,又要苦了很多百姓。”
只见三个老者,走到近前,个个须发漂白,年势高迈,三人一齐跪倒叩拜:“草民拜见萧娘娘!”
处罗微微一笑,乐道:“本汗与公主一心南征,就是为皇孙杨政道重新即位,规复美人的太皇太后之尊,美人岂能无语?”
刘武周道:“步利守不住太谷了,处罗可汗、义成公首要掠民出关去塞北。”
“唉!”刘武周叹道:“当初仪仗突厥,称王崛起,现在兵败,唐主定不饶我,除了塞北,孤王别无去处。”君主二人对坐,很久不语,只得受制于处罗可汗之下。
刘武周道:“偌大一个晋阳,拱手想让,孤王不甘心。”
“只要有子民在,大王有朝一日,还是能够再杀回晋阳。”公主道。
咄苾手劲实足,萧珺晃了晃摆脱不开,神情略有镇静:“小叔叔不成脱手,让人看了岂不说三道四?”
萧珺看着三位老者,思念故乡,言辞沉重,也心生感慨,说道:“现在处罗可汗,心胸仁爱,将定襄县封邑给大隋皇室,各位父老已久是大隋子民,尽可安居乐业。”三位老者再三拜竭,这才退去。
常得志也说:“久居边疆倍思故乡,今逢重修定襄,百姓得田,儒生得书,如同大隋故乡。”
“美人放心。”处罗道:“刘武周之辈,是我王兄始毕可汗一手搀扶,如同家犬普通。用时就让家犬看管流派,不消也可杀他狗头,不必顾虑。”
此言一出,四座群情纷繁。突厥已多年不消兵,本日提及南征,世人多是心胸顾忌。只见一个年逾花甲的老臣说道:“现在中原诸侯并起,由反隋而起,大汗出兵需出师驰名。”
义成公主接过话来,说道:“我跟大汗筹议了,此番如果大败唐兵,便乘机兼并刘武周,将三晋、河东、陇右全数封给小皇孙杨政道,定都晋阳,即位称帝。”
咄苾陪着世人吓了围墙,走到县城。城内早已净水泼街,门路禁行,两边百姓纷繁跪倒,叩拜大可汗。咄苾说道:“县里有几位大隋的遗民遗老,传闻美人本日到此,要叩拜萧娘娘。不知可见否?”
来到行宫议事堂,宾主各座,刘武周诉道:“将军如果再晚来两日,只恐莫说并州,全部晋阳都要被李世民攻取啦。”
走了多时,只见火线一支人马奔驰而来,为首之人恰是汗弟咄苾,在此已恭候多时。
“竟然如何紧急?”刘武周问。
看着处罗可汗与义成公主果断不移,萧珺说道:“现在臣妾孤儿寡母,若无大汗,生存便难为维济,难有立国之基。”义成公主想来也是,扭头边看处罗可汗。
又有一个小汗言道:“天下反隋,而大汗要复隋,只恐出师驰名,却不得民气呐。”
一晃已是数月畴昔,定襄县的行宫已初陈范围,督建定襄的咄苾派人送来样图,义成公主与美人萧珺闲来无事,在宫帐旁观画出来的殿宇,指指导点,雅兴闲谈。
“三位长辈,快快免礼,萧珺受不起如此大礼。”萧珺躬身说道。
李仲文一惊,近前一步劝道:“大王千万不成承诺,我等都是汉人,倘若掠民北上,百姓必不甘心,乃至还会留下千古骂名!”
咄苾道:“小弟已命慕容遐调集汉民,分发牛羊、劳具,开垦农桑,移风易俗,优而宠遇。”处罗大喜,美人萧珺与义成公主也欣喜万分。
公主道:“现在唐兵势如破竹,即便死守,晋阳毕竟不过一片废墟,不如弃。”
刘武周虽不甘心,何如败军之际,不得不仰仗突厥庇护,动员部下兵将,摈除晋阳百姓一同迁往塞北。处罗可汗只留大将步利和智囊李仲文留守,兵马也只要一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