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回 隋炀帝兵困两界沟,萧皇后乔装突厥营[第2页/共4页]
始毕可汗正与二弟处罗在中军大帐,商讨围攻杨广之计,得知隋朝使节要见义成公主,始毕可汗言道:“杨广被围,本汗胜券在握,此时派使者看望义成公主,必是想从中说和。”
苏威笑道:“这有何难,老夫到有一计。”
萧珺一看那玉簪,回想当年,言道:“那是当年哀家承诺厚谢六十五匹骆驼,以簪代赏,才留给你的。”
“劳烦娘娘千岁。”李渊把急奏交予萧皇后,便回身拜别。
“我乃隋使,特地看望义成公主,速速禀报。”扼守辕门的兵士一听要见义成公主,天然不敢担搁,便往营内宫帐禀告。
此次突厥犯境,事发俄然,说来也是事出有因。隋炀帝二次朝会万国使者,此时的大隋已经是内哄不休,进京的使者沿途已经是耳濡目染,亲眼所见,这此中就包含突厥部的使者。
“哦……”处罗挥手表示两边侍卫退去,这才躬身见礼:“娘娘千岁来的好俄然,处罗有失远迎。”
榆林悍贼郭子和,勾搭突厥,进犯长城,兵临雁门郡。军情告急,李渊站在宫外等待,正逢萧皇后回宫,这才把动静一报,萧珺急问:“既然紧急,为何迟迟不报。”
“开皇二年,朕就曾率兵光复雁门关。只要朕亲临雁门关,突厥天然害怕三分。”萧皇后看隋炀帝已有醉意,晓得这是信口雌黄。
李渊道:“陛下征调山西各路兵马筹办东征,满朝文武,无人敢等闲变更。方才公公说,陛下正在喝酒,故而微臣只能宫外等待。”
“固然说来。”萧珺道。
“何人可往?”
到了次日,连夜整军已点齐五万禁军,隋炀帝统帅禁军亲赴雁门关督战。唯有萧皇后独守汾阳宫中,陈朱紫见皇后苦衷重重,便言道:“现在陛下已率兵赶赴雁门,娘娘另有甚么苦衷,在此焦炙?”
“何计?”
义成公主本是启民可汗之妻,启民可汗大哥病故,遵循游牧民族旧俗,启民可汗的妃子就要再下嫁可汗的弟弟或儿子,大王子始毕可汗继位,义成公主又还年青,就下嫁了本身的养子始毕可汗。母子通婚也是突厥见怪不怪的风俗。
萧皇后招手让几个宫娥退下,坐到一旁说道:“陛下在汾阳行宫,离雁门逼近,若不从速调兵,只恐汾阳危矣。”
处罗听了此计,点头应允,又对萧皇后说道:“我两次互助娘娘,也有一事相求娘娘。”
处罗道:“我细心保存,就为待到大隋亡国,娘娘下嫁突厥。”
“哀家和你有甚么承诺?”
萧皇后一看不让苏威旁听,就说道:“老相国临时帐外等待。”苏威只得转成分开大帐,处罗见帐中无人,撩袍跪倒萧珺面前,言道:“处罗对娘娘倾慕已久,愿求娘娘芳心仍旧。”
御驾凛冽走朔方,西北清风卷草香。
“何人如此傲慢?”
又过一日,萧皇后、陈朱紫正在闲谈曲词,长叹雅乐,俄然一个小寺人急仓促来报:“苏威、李渊二位大人有十万孔殷军情奏报。”
朝会以后,突厥使者把大隋内哄的动肃立即奉告了突厥大汉,此时的突厥大汗已经不再是对隋炀帝忠心畏敬的启民可汗,而是启民的宗子始毕可汗。
且说萧皇后等人一起北上,一起路程,便瞥见突厥大营,独孤武都拍马在前,来到营前。突厥兵卒问道:“来者何人,通报姓名。”
“既然瞒不过将军,将军甚么要求,尽可讲来,统统都好筹议嘛。”
“此番必能活捉杨广,万不成让义成公骨干与,误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