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回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萧皇后重逢杨伯丑[第3页/共3页]
“参军了?”
萧皇后眼中绽暴露一丝惊奇,杨伯丑摇了点头感慨道:“皇上连征高丽三年,从关内到关外,不管羽士僧侣,都被征入百万雄师当中,香火早断了,全都客死他乡了。”
萧萧民乱未曾止,仍见烽烟绕城襄。
“哺育万民?”隋炀帝眉头舒展,两眼熟光,反问道:“今万民造反,聚众为盗,朕感觉还不如不养。”
人神已是共气愤,谁愿舍命奉龙颜?
“朕封爱卿为兵马总调剂,五日以内点兵,旬日以内开赴!”
“十载功业,陛下也应收收剑柄了。”萧皇后道。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站出来建言献策,更没有一个敢进言劝谏的。大隋已经两征高句丽,不能取胜,不但耗资庞大,并且百姓苦不堪言,背叛四周丛生,朝廷乱到这个境地,谁也没想到隋炀帝还是执迷不悟,痴心不改。
“遵…遵旨。”
“一言难尽呐,娘娘有所不知,华山的羽士全都参军了。”
到了次日,几个小寺人来干阳殿清算行装,萧珺问道:“这是何性命你们在乾阳殿清算东西?”
“不!”隋炀帝果断说道:“辽东一日不平,朕心一夜难宁,还从未有过打不赢的番邦。两次东征不堪,岂不让万国使者看朕的笑话,我大隋还算甚么天朝?”
隋炀帝反倒是自发得然,站起家来,走到丹陛下边,打量着一个个官员,说道:“朕晓得前面两次征讨得胜,诸位爱卿担忧朕还是打不赢。但诸位想错了,高句丽占有的乐浪郡,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地盘,现在占了朕的地盘,还不进贡称臣,反而与朕作对,此乃目无天朝!”
叛逆兵正在慌乱撤退之时,俄然劈面河上,渡船乱箭射出,让叛逆甲士相踩踏,混乱不堪。统领水军的副将周法尚趁此机遇,率兵登岸,围堵杀出,正遇渤海叛逆首级孙宣雅。
“共襄大业盛典?”萧皇后诘责一句,寒心万分,感同泣血,绝望至极。便不再理睬,含着一丝绝望分开,任由寺人安排。真可谓:
萧皇后见隋炀帝毫无仁爱之心,也懒得再说,不再言语,隋炀帝本想晚间叙情,反倒惹得皇后神采冷酷,表情不悦,自知败兴,伸了伸手言道:“皇后早些歇着吧,朕另有些政事。”变回身拜别。
周法尚催马杀来,与孙宣雅大战才三四个回合,孙宣雅自知不是敌手,便驳马逃脱,周法尚催马便追。
一起颠簸,来至涿郡,只见沿途路边人声鼎沸,车马喧闹,萧珺听这动静觉得已到长城口,掀篷帘旁观,竟是大队隋军兵勇,解甲丢盔,被禁军押送。
“先生免礼吧。”
这个孙宣雅固然技艺不惊,但善用暗器,见周法尚在前面紧追不舍,俄然怂身抖手,“嗖”的一声打出一镖,这一镖名叫袖手鸟嘴镖,正中周法尚前胸,只听“哎呀”一声,周法尚驻马捂胸,不敢再追,孙宣雅这才逃过一劫。
富丽的御辇装点着萧瑟的路面,俄然显出一个身影,是个乞讨的老者。萧皇后透过窗子望去,这个行乞的老儿身影似曾了解。固然头发有些蓬乱,但必然从那里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