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第3页/共4页]
叛军前锋官乃是杨万硕,一见斛斯政单人独骑。晓得洛阳城中必有变故,赶快带斛斯政来见杨玄感。
樊子盖见萧皇后意志刚烈,又束手无策,本身也是焦炙不已,只得亲身巡城。偏逢裴弘策仓猝往城内而来,樊子盖拦住裴弘策,问道:“眼下四周受困,裴大人不督守城池,欲往那边?”
萧皇后带众官员走出殿门,只见宫宇院内,杀的撕心裂肺,血肉横飞,东都表里叛军迭起,混乱不堪。但见鱼俱罗虽年近半百,还是技艺高强,连诛数人,不成反对,正遇独孤武都。二人一个用九环大刀,一个用渠水长槊,斗杀一起,大刀飞舞,长槊劈空,一痛好杀,真可谓:
先说斛斯政起家出城,一起东去,驱逐杨玄感叛军。此时杨玄感、杨玄挺节节取胜,沿途贫苦百姓,山林贼寇,纷繁呼应,插手造反,两军汇合,兵力已有两万。
“啊?”萧珺大惊,言道:“樊爱卿速速传旨,命东都官员,中午后入宫觐见。”樊子盖领旨传下。
萧珺道:“鱼俱罗跟从哀家多年,忠心耿耿,此事可否拿得准?”
黄河南岸便是黎阳,镇守黎阳之人,是杨玄感的偏将元务本。这元务本见屈突通率兵开端渡河,吓得魂飞胆丧,黎阳守兵不过几千人马,那里挡得住屈突通七万雄师,一夜之间,卷走城内财帛,弃城而逃。黎阳的将士找不到主将,四散而逃。
莫怪豪杰难择主,只恨难扶江山乱。
大臣庾质最善于相面,奏道:“启奏娘娘,臣善于相法,谋反之人,多有四种面相:脑后反骨,陌生重瞳,眉中有痣,颈后长疮。鱼俱罗陌生重瞳,外号便是重瞳子,即便忠心数载,但迟早必反,应速速平叛。”
杨玄感兵变,东都四周求援,单说隋主杨广率领七十万雄师节节得胜,高句丽已岌岌可危,隋炀帝正逢对劲之时,宇文述仓促来到杨广宫帐,奏道:“启奏陛下,大事不好,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造反,披发军粮,杀向东都洛阳。”
过了一日,皇后萧珺正在宫中焦心等候,俄然樊子盖仓促来到宫中,拜见了皇后,言道:“娘娘千岁,大事不好,裴弘策、达奚美意大败而回,两路叛军沿途招募百姓,已有万众。”
“现在要严令全军,恪守洛阳,裴大人疏忽皇后懿旨,下官只能杀人立威!”樊子盖怒道,几个侍卫拿下裴弘策,押往城头。
七十万隋军不战而退,返回涿郡,屯驻扼守。水军都督来护儿率水军西进,屈突通兄弟放弃辽东城,率一军南过黄河。
瞬息间,宫乱烟消云散,萧皇后大喜,对樊子盖言道:“哀家出战已有人选。”乾阳殿宫变安定,萧珺遂命独孤武都,出东门迎战叛军。
斛斯政见鱼俱罗踌躇不决,便知已经说动,继而又劝道:“我知将军陪王伴驾多年,忠心不二,但是杨广并非有情有义之人,可记得张衡否?”
军法多由人血筑,十万孔殷斩头颅。
二虎相争必一死,尽是大隋残阳薄。
“探马来报,隋炀帝派两路救兵往洛阳而来,东路来护儿水陆并进,北路屈突通已攻陷黎阳,时不我待。”杨玄挺话音未落,又见杨玄纵来到帐中。
围攻洛阳的叛军久攻不下,杨玄感化来李密商讨对策,未谈几句,杨玄挺仓促来到大帐,玄感问道:“何事惶恐?”
背叛骤事情宫廷,叛逆群涌焚城郭。
叛军猛攻洛阳,沿途贫苦百姓纷繁揭竿而起,几日之间,叛军已达数万。东都留守樊子盖来到乾阳殿,二眉紧蹙,虚汗倒流,萧皇后见景象不对,便问道:“爱卿何事焦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