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回 讨西域奇兵降伊吾,伐东夷战船攻琉求[第2页/共4页]
浩浩东海难平复,袅袅烽火欲东移。
杨庆擦拭了眼泪,说道:“皇上已出玉门关西征,皇后娘娘坐朝,留守大臣唯皇后懿旨是遵。”
“老王爷……”何蛮忍不住老泪纵横,深深握住了杨弘的双手。
虞世基、宇文述一边一个,阿谀着拍马屁,令隋炀帝非常对劲,便问道:“各位爱卿,眼下之计,是进是退?”
杨庆作揖道:“父王恐怕也不能再等了。”
“是啊,一鲲身岛在大陆和夷州岛之间,两岸的渔民为便利买卖,风俗在一鲲身岛做买卖。此番东征,必先取一鲲身岛。”
隋军将士一鼓作气,把迎战的琉求兵冲得七零八落,两边混战厮杀,一场好斗。真可谓:
旌鼓遥万里,功业传千秋。若为男儿身,跃马踏海沟。”
张镇周道:“从航图微风向来看,火线应到一鲲身岛。”
波澜不饮滩头血,孤岛难埋豪杰头。
开基西北境,列勋东南候。武功赖仆射,武功有千牛。
大隋恩威震西壤,光复青海拓新疆。
只见诸葛颖作揖说道:“眼下十万孔殷,只能请娘娘降懿旨训示。”
旗舰战船的桅杆上旗手一阵旗语,浩繁战船一字排开,直逼一鲲身岛。垂垂逼近,一阵喧哗声传来,岛上百姓还不知是大隋的水军杀来,竟觉得是大陆来做买卖的商船,诸多百姓纷繁拿着货色云集岛边等候买卖。
扬州王府的院子里,三三两两站了很多文武官员,一个个低声私语,无人敢嬉笑风声,话语间不时张望着北面的卧房。
东海枕戈待战,西域的隋军也还是马不断蹄,伊吾国(今新疆哈密)原觉得有高山荒凉,险要隔绝,能够做樊篱,万没想到,薛世雄依托六十五头骆驼突过大漠,进兵神速,势如天降。
“嗒、嗒……”几声信炮,打响天空,朵朵烟雾如云散开,隋军将士闻炮而进直扑琉求兵。琉求国那里见过信炮,觉得是天公大怒,还未交兵,就已经心慌意乱。
读罢此懿旨,世民气生感慨,将士群情激昂。海师何蛮传下将令,全军登船,宣战琉求国。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正月,大将何蛮、朱宽率领江东海军,总计两万出兵马,由长江口东征,沿高华岛(今垂钓岛)奔赴夷州。开端了汗青上第二次光复台湾。
三载苦心盼目前,千日养兵待奔袭。
“你虽是陈国降将,但力排众议,死力主张光复夷州,同一之功在世人之上。孤王知命,我死以后,你为东征主帅,节制江东、岭南两路海军,勿负君恩!”
隋炀帝落拓的拍了拍宝座扶手,问道世人:“现在伊吾光复,西域诸国早已是大家自危,他们完整怕了朕。”
杨庆解下身上承担,捧在面前,哭诉道:“父王,孩儿请来旨意,你为何不比及明天,就放手人寰了......”
虞世基赞道:“陛下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伊吾国从西域版图上勾掉,这功劳赛过汉武帝十倍呐。”
杨庆一声喊叫,传来阵阵抽泣,何蛮、那牙、朱宽等人,俱已带孝守灵,杨庆一头扑倒河间王杨弘棺木前,跪地哀鸣,失声痛哭。
萧珺听罢这道奏疏,看着阴世师双手抖颤,不觉泪水已夺目而出,感慨万千,叹道:“翻戏岁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忠心可鉴。”
何蛮把懿旨交给朱宽,说道:“传令全军,两今后拔锚出海!”
众武将个个摩拳擦掌,请兵出战,杨广深思一番言道:“剿除吐谷浑是为清除河西走廊,讨伐伊吾是为打通丝绸之路。现在两件事都做到了,朕还希冀着和西域诸国互市互市,富国富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