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宋续命人》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不应该你们去拼命了[第1页/共2页]

两人一起热络地说着话,倒像是经年不见的世谊后辈,谁能晓得他们本日才第一次见面。

“大人,”莫细雨重重地磕下头去,“只要能让东海县的父老乡亲也能到宋朝,光临安,让小兰花、小泥鳅也能过上临安人那样的糊口,莫说是银子,就是要莫细雨的命,莫细雨也绝无二话!”

张埏一向等在门外,他很想劝父亲不要再去趟朝廷的浑水,不要再管甚么东海县,西海县!可他不敢,他晓得父亲的脾气。

“我们东海县种不了庄稼,都是靠捕鱼为生,偶然候实在过不下去了,徒弟也会拿钱帮衬一下。那些过不下去的人家不会多要,能活命就成。大伙儿都说,徒弟的钱是要派大用处的,是要帮着大宋朝廷打跑金人,让我们大师伙儿重新当宋朝天子的百姓的,不能多拿,更不能乱花。

张焘笑着对儿子张埏说道:“仁宗朝宰相晏殊曾作过一首无题诗,此中两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水池淡淡风’,被以为繁华已极,晏殊也是以被称作‘繁华宰相’。这座尚书府固然没有柳絮水池,却也有梨花院落,为父算不算赚得了半个宰相繁华?”

三人热络地说了会儿话,吴扬从跟来的小厮手中拿过一个长条形的匣子,翻开,内里是一支足有小儿手臂粗的人参,须发皆全,品相极好。

见到张焘,吴扬赶紧抢上前问安:“吴扬见过伯父,伯父身材可大好了?一向想来看望伯父,谁知临安城又出了新的变乱,本日才算得闲,伯父莫怪!”

吴扬厚颜道:“伯父如果搞不定,这天底下就没有能帮他们的人了!莫细雨,你还不快快将你的遭际向尚书大人好好说一说!”

吴扬:“临安城最美的是夏天,等伯父大好了,吴扬陪伯父和世兄游湖赏景,当时鱼虾皆美,恰好咀嚼一下宋五嫂的技术!”

张焘缓缓地在天井中漫步,已经是三月末,天井中一株百年梨树正在着花,洁白的梨花缀满了老树的枝丫,随风送来淡淡的香气。

张焘深思了一会儿,叮咛道:“请小吴大人出去,阿埏,你亲身去府门迎他出去!”

莫细雨想起在临安城门前碰到的那帮门生,他们是那样的意气风发,脸上都带着光。

吴扬跟着张埏一起出去,“世兄,伯父的身子可好些了?世兄莫怪吴扬来迟了,小弟穿上这身衣服就有诸多需求避讳之处,疏慢之处还请世兄多多担待!”

吴扬没有接话,这是他第二次还是第三次听到李秀父子和东海县百姓的故事了,他仍然感觉内心堵得慌。

张焘眼圈发红,他自嘲道:“人老了,眼窝子就浅。”

见儿子游移,张焘说道:“你忘了?当年你我父子初到四川,是吴璘吴大人诸多照护,现在他的儿子第一次上门拜见,我岂能不问起因就将其拒之门外?被人诟病事小,岂不寒了故交的古道热肠!”

张埏接过大红的拜帖翻开瞧了一眼,奇道:“大人,他称您为父执,又自称世侄,倒是为何?”

张焘哈腰将莫细雨扶起来:“起来吧,孩子。你和你徒弟做得已经够多了,充足了,冒死也不该你们去拼了!”

张焘面带病容,本日又是一个好天,他穿戴夹衣,内里还罩一件披风。

跟来的小厮恰是东海县人莫细雨,他扑通给张焘跪下,不住叩首:“求张大人发发慈悲,劝天子陛下出兵救救我们的东海,救救东海县的父老吧……小兰花、小泥鳅他们都还小,都不想死啊,大人——”

听了莫细雨的话书房门外的张埏沉默了,他失魂落魄地走在回廊上,他晓得父亲是没法置身事外了!

外间都在传闻他回绝上朝是在与天子负气,这只是一小部分启事,实在是多年为社稷和君王忧心,为百姓和民生劳累,特别是阿谁坐在最高位置上君王偶然抖擞,让他看不到但愿,“心累”拖垮了他的精力和身材!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