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濮王的野望[第2页/共2页]
赵仲湜固然回绝了即位为帝的机遇,但赵构对他的狐疑并未消逝。
“恩公,请恩公恕罪!”
一灯如豆,照着张焘怠倦的神采,他用手指揉着紧蹙的眉心,仿佛想伸展郁结的心境。
两个养子出身寒微,没有强大的家属权势庇佑,只能紧紧地抱紧养父赵构的大腿,从根子上断绝了“濮议之争”的能够性,也没法在成年后依托家属权势威胁皇权。
赵令旷事情办得标致,顺理成章地袭封为安宁郡王。
幸亏上天没有难堪赵仲湜,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赵构就在南京即位,赵仲湜由汉上率众拜见。刚好当时的濮王赵仲理被掳北上,因而赵构下诏“德望俱隆”的赵仲湜袭封濮王。
天子和太后联手演这一出实际上只是为了堵住“濮王系”子孙的登天之路,实在是历代濮王都太能生,当年的赵允让有二十二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这位濮王赵仲湜也有八个儿子,此中的一个儿子赵士程在后代大大驰名,因为他娶了陆游的前妻、表妹唐婉为妻,陆游和唐婉题在柳园壁上的两首《钗头凤》给这位专情的王爷抹上了悲情的色采。
濮王系的小行动张焘天然有所耳闻,他只是没想到濮王系竟然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安宁郡王是太祖宗子燕王赵德昭的先人,照理说赵构要还政于太祖子孙,在安宁郡王一系中找担当人最合适不过,可他先是将当时的安宁郡王赵子崧贬死岭南,接着又把遴选天子养子的重担交给赵令旷。
靖康之变时,汴京失守,大宋父子两代天子被擒,群龙无首之下,六军欲推举赵仲湜为天子,赵仲湜以“自有真主”为由坚辞不就。
赵士輵的父亲赵仲湜是独一一个以“德望俱隆”被拜为濮王的,赵仲湜是英宗天子胞兄楚荣王赵宗辅之子,当明天子赵构的皇叔祖。
赵构固然令潘贤妃和张贤妃出面别离收养了赵璩和赵玮,可二十多年畴昔了,赵构却始终不肯正式承认两位养子的嗣子身份,更别提立此中一名为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