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百万帝都[第2页/共2页]
从高大巍峨的城门进入,都城的繁华气象直映视线。叶函翻开马车的窗帘,猎奇地打量着这前人条记下多次记录与回想的东京,但见宽广的青石大街,两旁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坊、脚店、肉铺、古刹等密密麻麻。各式百般的商店与民居稠浊在一起,更显热烈和喧哗。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运营,别的另有医药门诊,大车补缀、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吊挂市招旗号,招揽买卖。
裴家要开的茶坊位于开封潘楼东街巷这个非常繁华的地段,门面是裴思俭从朋友手里高价让渡而得,前身是酒楼,此次裴家父子来到都城就是要措置关于酒楼的让渡与茶坊的开张事件的。
与裴家父子在堆栈用完早膳,派了人出去探听,说是宿州船闸被毁,船只还是没法通行。裴思俭决定改走陆路,雇马车到都城。幸亏宿州离都城已不算太远,乘马车虽比水路绕得远些,但也只需四五日路程便可达到了。
叶函借口从将来过都城,在谭州(古长沙名)时,父亲曾来过信函,奉告在都城的落脚之处,但是仆人将信藏了起来,带了丫环私奔,以是她也没法晓得父亲落脚之处。裴思俭听到叶函的说辞,安抚了一番叶函,让她渐渐找,实在公开里也松了一口气,如许一来,叶函便能够在裴家茶坊呆久一点,多为茶坊出谋献计了。他也成心为叶函跟本身的儿子牵线,如此一来,也不愁家业后继无人了。或许等叶函找到本身父亲,便能够向他亲身提亲,如许叶函就永久是裴家的人了。想到此,裴思俭在繁忙之余,仍叫裴天佑陪叶函去多逛逛都城,一方面是熟谙下人物风情,另一方面是刺探叶函父亲的下落。
裴天佑曾跟从父亲来过两次都城,固然对都城不算太熟,但做叶函的导游也算充足了。带着叶函到最好的布坊“锦衣坊”考查了时下风行的布样与花腔,到最好的瓷器店遴选了最合适茶坊的器具,逛来逛去,叶函仍然脱不开从商的赋性,没有为本身挑一样爱好的东西。走很多时,肚子更是有点饥肠漉漉。
不消管茶坊的烦心琐事,有人陪着逛,叶函天然是求之不得。穿戴一身蓝衫,配上蓝色的儒巾,与裴天佑走在宽广的御街大道上,一起逛,一起瞧,对周边的事物别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