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山五子皈依 析津府四郎叛变(二)[第2页/共3页]
七郎还在哭诉着:“陛下!众位王爷!你们都给俺评评理,本来我八弟和我们一块儿杀了出来,就因为幽州城挂着红旗,导致他才逃出虎口又堕入狼窝……这,这莫非不是潘洪老贼用心使坏的吗?”
乌铁头气极:“不是你,便是我!”挥动着半截儿刀猛砍过来。
此时现在的宋太宗已推测潘仁美是成心侵犯杨家兄弟了,但他不好把话题挑明:一来碍于潘仁美是国丈太师,不好职责;二来又怕潘杨两家在途中厮杀起来,无人庇护他回汴京,只好打圆场劝道:“好了,好了!七将军请不必多疑,想那小小军卒听错了也是能够的……”
六郎延昭平端起八宝亮银枪,面向南边双膝跪下:“别看我弟兄八人只剩下一个杨延昭,只要我杨六郎在,决不让胡虏踏进中原。”
呼延赞也很不解:“陛下,这个时候,你提那画师做甚么?”
众王爷大臣全都把质疑的目光盯向了潘仁美。
这就是忠义之人的代价观!杨业当然晓得七郎是安然返来了,其他的四郎、五郎、八郎起码目前还没有性命之忧,但延平、延定、延安的壮烈就义已经是不成变动的究竟,这个代价还算小吗?但是,要做忠义人,需求常亏损,保住太宗,就保住了江山社稷,同时也就保住了大宋百姓的安宁糊口,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们的捐躯确切是值得的。
太宗语气深沉地解释:“为了朕的一条性命,令公宗子杨延平惨死在双龙会,次子杨延定和三子杨延安也命丧在金沙岸……”他俄然将腔调进步了八度,宣布道:“朕要追封大郎杨延平为‘忠义王’!追封二郎杨延定为‘忠武王’!追封三郎杨延安为‘忠勇侯’……”
辽兵狼狈逃窜,宋军欢娱雀跃。
七郎厉声道:“说不出启事,我宰了你!”唰地一声抽出佩剑。
杨业一见这景象,滚滚泪水夺眶而出,他扫了世人一圈儿道:“弟兄们!同僚们!”又面向太宗双腿跪倒:“陛下!你待老臣恩重如山,老臣没齿不忘。此后老臣一家更要竭尽死力报效大宋朝廷!”
全军将士喝彩:“万岁!”
他长叹了一口气道:“八个儿子,现在只返来一个……可我们毕竟保住了陛下,保住了八王,还杀死了天庆王耶律贤,值得呀!”
太宗又宣布:“天波府内加盖‘清风无佞楼’,金水天波府加封为‘无佞府’,令公夫人佘赛花加封为‘无佞太君’,合府高低官封三级!”
说实话,这个赵光义的驭臣术真是高超到了顶点,几个“追封”,几个“加封”,再上一上凌烟阁,杨业和六郎延昭就被套牢了。不过,这赵光义也不满是虚假,毕竟人家是为了他死的,并且他在之前也未曾对人家有过好脸,现在的犒赏都是至心的,还真没有谦虚冒充……
七郎瞥见父亲,内心一酸,他抛弃了手中的佩剑,大哭着跪倒在父亲的马前:“爹爹呀爹爹!您白叟家又怎能晓得,我大哥、二哥、三哥全数战死!四哥、五哥、八弟都被辽兵抓走了……”
杨业将太宗和八大王搀起:“陛下请起!八大王殿下请起!潘元帅和各位大人、全军将士请起!你们对我的交谊我深深感激了。”
大师开端重新呼唤杨业,杨业渐渐地复苏过来:“儿啊,为父没有带好你们,这让我归去如何向你们的母亲交代呀……”
杨业和六郎也跟着三叩首,全军三呼“千万岁!”
天子膜拜大臣,这还了得?八大王以及呼延赞、高君宝、郑印、石延超、曹彬、田重进、张光远、潘仁美一起跪下:“老将军!”